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再次成为关注的话题。水资源关乎民生,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资源之一。2019 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阐述了水资源安全保障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积极建设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尤其要强化城市内部排水、蓄水等功能 。
两会之声,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
“水十条”、“节水行动方案”等政策从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等多个维度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指导。今年的两会上,发言代表也再次提到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对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进行科学核算,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导思想来应对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三大问题。
会上,曲凤宏代表提出“应当以水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节水优先这个关键,通过全产业、全过程、全人群三个维度的系统发力,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以水资源的最大刚性约束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建议。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十六字方针是应对我国水安全严峻形势的治本之策;“节水优先”和“空间均衡”是对水资源的取用和分配做出的指导;“系统治理”是对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做出的重要指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基本水情,将长期影响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务企业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的同时,也肩负着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任务。要遵循水资源可持续使用的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紧缺:粤港澳大湾区位于南亚热带地区,区域内降水量充足,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水系水量巨大。然而,大湾区内水资源量分布不均,以及降雨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等因素造成区域内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水资源紧缺。
此外,人类活动对水生态和水环境带来的影响也会导致可用的水资源量减少。受到污染的自然水体丧失了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非但不能产生可用的水资源,甚至可能造成相连水体的水资源受到污染,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单一水源过度开发:区域内部分城市严重缺水,东江是区域内主要开发和利用的水源,开发利用率已经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随着经济发展和大湾区内的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用水需求还将不断提升。而西江水系有着近10 倍于东江的水资源总量,其开发利用率不到 2%。大湾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导致的用水紧缺问题日益凸显。
水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粤港澳大湾区内的11座城市拥有各自的区位和发展优势。香港、澳门长期以来作为我国两大对外贸易港口,依靠已有的成熟市场和产业资源维持着稳定发展。但是,港澳本地水资源匮乏,其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国家为保障港澳地区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需求,修建了由内地向港澳供水的东江供水工程和对澳供水工程。目前,港澳两地的用水需求中的很大比例都要依靠内地临近城市来满足。
与此同时,大湾区内的“珠三角 9 市”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城市产业群,在产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大湾区急需要建立一套能够协同各方发展需求的水资源分配管理体系。
蓝皮书中自有锦囊妙计
水资源安全保障是一项长期任务,水务企业如何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水资源管理的优化提供更多帮助?同时,水务行业的发展如何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的需求,协调解决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
由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安全保障联合创新中心统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协助,与 E20 环境平台等多家水务领域前端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共同编写完成《水利水资源蓝皮书 —— 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研究报告(2020)》有系统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研究报告(2020)》作为粤海水务、粤港澳水资源安全保障联合创新中心系列丛书《水利水资源蓝皮书》的开篇之作,不但注重课题研究的深度和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同时也十分重视受众的需求。
粤海水务长期深耕水务领域,利用地缘优势,在粤港澳地区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不仅如此,粤海水务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水务领域的领先企业,在关注自身经营发展的同时也承担起了水资源安全保障的职责。为了更好地推动解决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的问题,粤海水务与广东省政府的相关部门,粤港澳等地的高等院校共同筹备成立联合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研究报告(2020)》是中心最新研究成果。
报告中讨论的问题是政府部门、高校院所、行业产业、科研机构等多种类型的受众关心的共性问题。报告精选政策、行业、技术、应用等四大维度,剖析数据和政府报告等资料,深度研读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相关规划,并且结合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现实践成果。
(上图为校稿样例目录,内容请以最终印刷版为准)
宏观视点篇中的专题报告从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安全保障的政策制度,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对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报告中涉及到河湖长制度、水资源产权制度、水生态空间管控制度、水资源统一调配、水生态补偿机制、协同共商合作机制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并结合研究提出了创新落实建议。
行业发展篇的专题报告则聚焦到了水务行业的细分领域,内容囊括供排水管网的管理、水利和水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模式、智慧化的水务发展,以及水务行业的智慧化发展与城市整体智慧体系的融合。报告中以先进的水务公司的智慧水务建设为例,探讨智慧化的管理方式在具体应用中的表现,从而展望智慧水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水务企业、行业专题报告主管单位现实的借鉴意义。
技术创新篇中专题报告的研究主要围绕水质监测、水质处理的技术及设备的应用等。同时,报告中针对受污染水源生态治理与修复、水质综合毒性在线监测、输配过程与漏损控制等重要环节,介绍了水质安全系统保障的技术创新及规模化推广应用案例,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饮用水健康风险控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水质安全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综合应用篇的专题报告突出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利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两大项目,分别选取了茅洲河治理项目和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在广东区域内的项目为例,分析水环境治理的痛点问题,探讨新时代水利工程的新道路。
由E20环境平台供水研究中心主要参与编写的蓝皮书总报告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政策、水资源的安全形势等诸多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评估问题积累的程度和解决的难度。同时,通过吸取国际上三大湾区纽约湾、旧金山湾和东京湾的发展经验,以及借鉴三大湾区发展中解决相应问题的思路,总报告提出了适应粤港澳大湾区自身情况的水资源管理优化建议。
蓝皮书中各专题报告立足理论研究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大湾区水资源问题对策和优化大湾区水资源管理的建议,想要获取更多详细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告预售链接,欲购从速。
《水利水资源蓝皮书》预售链接二维码
结语:《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研究报告(2020)》将于“2020年(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现场重磅首发!“2020年(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将于6月12-13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本届论坛以“迭代创新,共生未来”为主题,解读当前经济、政策、产业发展等宏观形势,探讨变革下的企业应对之策、技术创新、服务时代回归等业内最具关注度的行业话题。论坛特邀水务、环保行业的领跑企业决策者、上市公司代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研究机构、行业媒体及水务领域关注者,探讨水业战略布局,深度交流行业热点,携手水务行业共同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