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福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东海之滨、闽江之畔,灵山与秀水在这里完美融合,自然与人文在这里有机统一,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生活过17年半,曾经深情地说:“福州是有福之州,福州人是有福之人”。
“福山、福水、福州城”,说起福州就离不开福州的“水”,福州供水历史的演变,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沧桑巨变,成为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供水史,从“肩挑手提”,到“润满蓉城”
将历史的时针拨回到百年前,福州供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79年,当时福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大量外国人涌入福州,在福州的烟台山上办教会、建别墅,用沙滤和明矾搭建起最为简易的自来水厂,这就是福州市最早的自来水系统。能享受到这些自来水的,都是外国领馆、教堂、修道院、教会学校和俱乐部的外国人。
当时福州百姓大部分吃的、用的水都是井水。其余则是依靠江、河、湖、塘里的水。虽然取用也很方便,但每逢枯水季节,也会相对出现水荒。而洪涝季节,饮用水又必然遭受污染,未经净化处理的水会导致疫病传染流行。
到新中国成立前,时任政府也曾经两次提出建设自来水厂,由于经费和时局动荡等原因,建设自来水厂的构想也几度夭折。
福州的供水事业真正得到发展是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福州市财政极度困难,然而当时的福州市政府仍坚定地把自来水厂建设列入“一五”计划限额以上的重点项目。
1954年,福州市自来水公司(以下简称“福州水司”)成立,在技术与设施都受限的情况下,1956年7月1日,福建省第一座自来水厂——西区水厂正式供水,投产时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日。从此,福州揭开了有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自来水厂的历史,实现了福州人民喝上自来水的夙愿。
继西区水厂后,南区水厂、马鞍山水厂、北区水厂、马尾水厂相继投产。1978年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水厂扩建扩容的步伐不断加快,义序水厂、城门水厂、东南区水厂相继建成。
2003年,以敖江为主水源的东区水厂投产,改变了福州市区自来水的水源只取自闽江的传统,福州城区实现了双水源供水。
201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升,国力的增强,供水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同年12月,城门水厂二期供水工程投产,为三江口建设和新区发展提供供水保障;2016年12月,飞凤山水厂全面投产,彻底解决金山片区供水问题。2019年4月,福州铁路水厂被福州水司接管,至此,福州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主要城区所有小区实现了统一供水。
新中国建立后的70年间,福州市的自来水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福州城区共有8个自来水厂,供水面积覆盖了整个福州市的鼓楼、台江、仓山、晋安等四个城区和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供水能力达209.5万吨/日,福州供水事业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福州清水非自来,供水保障从“源头”到“龙头”
福州市第一水源来自闽江及其支流乌龙江,第二水源来自连江县敖江流域的塘坂水库,全境位于省内,水源水质较好。在中国供水服务促进联盟2014年和2017年的两次评级中,福州自来水的水质部分评分均达到5A 级。“五星级”的优质水不仅得益于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得益于福州水司多年来的努力。
2019年,福州水司供水面积覆盖约250平方公里,服务240多万人口,在线用户总数约为97万户,供水普及率达99%,管网总长度约4633公里,企业日供水总能力可达167.2万吨。
福州水司目前运营福州市6个水厂,其中建国以后的第一个自来水厂西区水厂经过三次扩建,如今是福州市规模最大的水厂,承担鼓楼区、台江区西部、仓山区部分地区、金山开发区等区域的供水,日供水能力达60万立方米,占福州市总供水量的45%。
福州水司多年来不断探索更加安全的生产工艺,多次对消毒工艺进行升级。1994年,福州水司建立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福州监测站,对水源地、饮用水、净水材料、污水、污泥等5各类别进行检测,并在“中国福州”网站上定期公布6个水厂的水质,成为继北京之后,主动通过外网向公众公布水质监测结果的城市。水质综合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100%,领先全国其它城市。
从人民中赋能,“供水保障”到“全面升级”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供水改革的大幕也进一步拉开。
“十九大”鲜明指出,目前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供水行业是离人民“初心”最近的行业,因为老百姓喝上干净安全的水,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福利。
福州水司为解决“不均衡”、“不充分”的社会责任做了很多努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指引着福州的供水人,不断推动着供水行业的改革和升级。
2017年,福建省颁布《福建省城乡供水条例》,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供水企业的职责范围。同年,福州市科学调整自来水及污水价费结构,居民生活用自来水基础价格由1.70元/吨调整为2.40元/吨,调价周期为7年,分两次调整完毕,第一次为2017-2019年,由1.70元/吨调整为2.10元/吨,第二次调价为2020年-2013年,由2.10元/吨调整为2.40元/吨。
福州水司以水价调整为契机,在此后的供水服务中,实现了许多突破。
啃难啃的“硬骨头”,推进老旧小区供水改造
自来水从出厂,还要经历管网、储存、加压等,再通过管道输送到百姓的龙头,每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对百姓安全用水有潜在的威胁。
福州市一些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限较早,受限于当时的施工技术条件和管材品质,不少老旧小区供水水管破裂漏损,水质难保障,水压不稳导致很多高层居民在夏季用水高峰时遭遇停水,又因为许多居民都是总表供水的计价方式,水费收取不明晰,公摊水费高,造成邻里之前、居民和物业之间矛盾积累,用水问题层出不穷,长期困扰着居民的正常生活。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自2009年起,福州水司就无条件接收了几乎全部的“一户一表”改造,是全国少有的无条件集中接收并管理住宅小区终端用户的水司。
老旧小区供水改造还面对业主阻碍、破路施工等诸多难题,福州水司为了推进这项民生工作,探索“主动户改+自愿户改”模式,2011年,福州成为全国首批水表全面抄收到户的省会城市。
截至目前,福州水司供水范围内的近3000个小区,抄收到户率达98%。不仅仅是水表的入户,福州水司还采用“建管合一”的管理方式,为用户用水方面提供专业、标准化的管理。“百姓关心什么水司就做什么”,自2017年起,接管的二次供水水箱清洗就从以前的一年两次调整为一年四次。
老旧小区供水改造不仅解开了千家万户的喝上放心水的心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后期管理维护上的监管,有效避免了老旧小区供水设施破损无人管的覆辙,解除群众用水的后顾之忧。
保障二次供水,守护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
福州是福建省最早推进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的城市。二次供水是供水的最后一环,因目前全国大部分小区二次供水泵房由开发商自行建设,供水设备可靠性差。又因缺少相关的规定与办法,二次供水普遍存在供水设施管理职责不明晰、监管缺位等问题,导致供水设备缺乏定期维护甚至无人管理,很多地区对于终端水达标情况都没有硬性要求。
“蓄水箱常年无人管理清洗”、“水池异物滋生”等问题屡屡被媒体曝光,而水费的收取方——自来水公司也成为了“替罪羊”,二次供水的症结长期困扰着供水行业。
2018年福建省政府制定《提升城市供水水质工作方案》,提出了“水质全国一流、管理全国前列”的目标。福州水司响应政府号召,对四城区住宅小区用户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并结合福州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实际需要设计建设“标准化泵房”,向四城区新建住宅项目全面推广。
福州水司设计建成的每一座标准化泵房都涵盖八大系统功能:“成套变频增压供水设备”、“安全防护”、“水质保障”、“减振降噪”、“排水防涝”、“防潮通风”、“供电保障”、“数据采集及远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