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滴水 每一滴情,都充满了绿色期待;为了潮乡甘露永在,让我们用汗水浇灌在每一个暑往寒来……”正如海宁水务之歌《水花的问候》吟唱的一样,70年来,潮乡水务如甘雨滋润钱江北岸;70年来,潮乡水务如甘露润泽潮乡心田。
70年逐梦前行,70年砥砺奋进,海宁水务在这70年间也开启了新的伟大历史征程。70年来,市水务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加强全市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逐步解决、水务系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一幅幅水务发展画卷有序绘就。
梦思甘露
供水篇
9月23日,在暖阳照耀下,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水面波光粼粼,水流顺着一道道沟渠,流到海宁市第三水厂,经过沉淀、过滤、杀菌,处理过的水又通过管网流往海宁的千家万户。
“自从建了供水管网,用水不但有保障,水清味甜。”这是潮乡人民对全市水务的一致点赞。
翻阅历史,1963年,硖石镇自来水给水站创办,1966年,第一眼深井在硖建成,拉开了海宁供水事业的帷幕。
1987年,我市第一座地面水厂—双喜桥水厂破土动工,翻开了我市供水事业的新纪元。1998年,海宁市第二水厂在泰山港南岸动工建设。2004年,两座地面水厂供水主干管贯通,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打下基础。
2007年,省重点工程第三水厂于竣工投产,同时工艺落后的双喜桥水厂关停。2012年,二水厂扩建工程正式动工,2013年建成,至此,全市日供水能力达60万吨。
与此同时,配套输送主管同步建设,城乡二级供水管网改造有效推进,农村三级管网、市区旧管网和“一户一表”全面改造完成。至2019年8月底,全市建成DN100以上公共供水管网2054公里,淘汰了影响水质的劣质管材,完成了水厂布局的优化整合。
而为改善原水水质,2011年开工建设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2017年,泰山港水源生态湿整体投运,总净水规模达每日60万吨,蓄水总量179万吨,两大湿地东西呼应,投运以来,提高原水水质1个类别,主要水质指标达到Ⅲ类水标准。
归梦春水
治污篇
国之有常,而利民为本。伴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我市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任务繁重,还一个“有水清潺”的良好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责任。
1998年海宁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标志着我市污水处理事业正式启步。
2001年,盐仓污水处理厂一期、丁桥污水处理厂一期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2002年,重点镇联建污水工程开工建设,2004年,盐仓污水处理厂二期、丁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全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6万吨。2006年底,水务集团编制并提请批准实施《海宁市域污水专项规划》,“三区三网三口”的污水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2017年底,启动丁桥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建设,2019年9月底投入运行,至此,全市日污水处理能力扩大到41万吨。
与此同时,为全面提升污水厂尾水水质标准和改善污水厂周边环境,提标改造和除臭加盖均被提上议事日程,2010年底,丁桥污水厂10万吨一级B提标改造项目率先开工建设,2013年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随后几年,盐仓、丁桥、尖山三座污水处理厂先后开展一级A提标改造,至2018年初,全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面提高至一级A排放标准。
大力推进污水厂建设的同时,市水务集团还推动污水管网不断延伸覆盖,2010年,修建郭店至周王庙的管道,实现盐仓与丁桥两座污水处理厂联网治污。同时,市区污水收集全覆盖工程、建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镇级生活污水收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一管”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至2019年8月底,配套建成公共污水主管道1833.5多公里,提升泵站600余座,实现了行政村污水管网设施全覆盖,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琼枝入梦
服务篇
“让党委政府放心,使人民群众满意”是海宁水务发展的根本宗旨和永恒追求,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后,围绕基础稳固、项目推进、能力提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70年来,市水务集团以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创建、30分钟服务圈为载体,组建了全天候专业抢修、检漏队伍,统一服务标识,建立全面的志愿服务网络架构,全力打造“潮乡水务,诚信为民”服务品牌。与此同时,全力满足杭海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的供排需求,迁建供排水管道17.5公里。
70年来,市水务集团深度融合“互联网+水务”,通过智慧水务建设,加大技改投入,提升扩容供排水设施运行监测系统,全面监测供排水管网水质、水量、水压等数据,保障管网水质安全。整合优化供水、排水智慧管网系统,初步实现供排水运营一体平台管理。成立水质管理中心,组建水质检测、表计检定专业公司,健全完善水质三级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监测、分析,并定期公告,拓宽公众监督渠道,接受监督。
在此基础上,2017年,全面启动“最多跑一次”,开展业务流程再造,通过精简整合、容缺受理、主动服务等措施,实现将原有的21项涉水服务业务整合优化为6大项,精简各类用户办理附件资料24项,大大缩减业务时限,实现用户办理业务“最多跑一次”。同时,为便于用户业务办理,将全部水务营业所窗口入驻各镇、街道服务中心。
今年,市水务集团深挖潜力,率先实现供水报装服务(基建用水)“一个环节、一天通水、零材料”的水务“110”服务,真正实现用户办理业务“零跑腿”。
“最多跑一次”是民生所向。为了全面打通服务壁垒,市水务集团通过内外联动放大“互联网+水务”优势,开通网上营业厅,实现用水业务网上办理、数据网上传送,启用96390水务24小时服务热线,将热线与一体化平台、巡检抢修系统、微信公众号、GIS等充分融合;上线水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系统,实现水费普通发票“跑零次”。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以梦为马
改革篇
供排水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是灵魂。因此,水务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全市水务重新焕发青春,建立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装备水平,积极跨前,想人民所想,替政府所做,提供高质量的水务服务。
2016年12月,市水务集团成功引入云南水务,合资组建浙江海云环保有限公司,正式开启海宁水务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之路。
此后,市水务集团按照“做实域内项目,做细域外市场”的经营战略,积极参与产业投资,挖掘优良资源,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成功收购内蒙古霍林郭勒项目、江苏弘成环保、北方环保项目、镇江危废项目、绿洲环保项目。
2017年,在全省首创供排水一体化改革,将下属四个供排公司分东西部合并成钱塘、上塘两个公司,打破菱形管理架构,真正实现自上而下供排业务一体化垂直管理。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系统人力资源改革,完善组织管理职能,不断夯实管理工作基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加快平台公司向经营性公司转型步伐。
围绕工程建设及管理需求,2018年,启动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新组建海宁欣源水务有限公司,承担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等职能,接受其他公司工程项目的委托建设。为进一步优化全系统人力资源配置,将工程专业人员城建制划转至欣源公司,有效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工程管理标准化、工程建设精细化,提升水务工程设计、建设、验收、审计一体化水平。
2019年,围绕“专业人做专业事”,全面理顺工程体制改革遗留问题,推动落实欣源公司各项业务开展、流程再造,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启动供排运行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运维、营收、服务管理机制,实现工作流程精细化,基础业务专业化,对外服务高效化,持续提升经营和服务能力,推动水务发展转型。
同时,致力于传统水务行业向环保型企业转型,深度参与全市环保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垃圾焚烧发电、垃圾收集清运、河道保洁、黄湾卫生填埋场生态修复应急工程等项目,扩大市域环境类项目份额。在涉水项目的经营、销售、工程业务拓展等方面,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同年,引进
创业艰难百战多,一路行来一路歌。岁月如歌70载,海宁水务用改革成果和工作实效普惠群众民生,促进了水务事业的大发展大变革。站在历史新起点,展望明天,水务工作仍需努力;面对未来,水务改革依然任重道远,海宁水务人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