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流域多级生态透水坝构建技术,供应,水专项,农村农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控制技术
技术简介/摘要
取得的技术突破:已获得透水坝的构建方法,构建材料的选择,透水率的保持、两级透水坝间距离,透水坝级数确定等相关技术突破。具体为石质透水坝采用八号铁丝编制成网状,中间添加直径不小于10 cm的砾石形成的梯形或不规则梯形坝体,坝体表面要求平整,内部砾石填满坝体空间,同时在透水坝两端设置石质护坦,护坦长度大于有效坝高的1.5倍。多级透水坝的级数按n=(C0-Cn)/Cx的公式获得,式中n为多级透水坝的级数,C0为未处理河流水体浓度,Cn为预计净化后浓度,Cx为单级透水坝净化效果。多级水坝间的距离按L=H/tanα获得,(其中,L水坝间距离,H为有效坝高,α为河床坡度)。
应用效果:对透水坝的监测结果表明:单级透水坝主要起到对漂浮污染物的拦截作用,能拦截大部分河流水体漂浮物能够使水体中全氮,全磷的浓度分别降低15%和10%左右;经过两级透水坝组成的多级透水坝系统后,由于对流经河流水体泥沙的沉淀作用,使得流经河流水体TN的浓度降低30%左右,TP浓度降低70%;但经过多级透水坝系统后对硝氮、NH4+-N的去除率较低,硝氮、NH4+-N的浓度只下降10%左右。由此说明,多级透水坝系统对流经水体中的漂浮物和颗粒态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溶解态物质的去除效果不佳。但针对浑河上游地区小流域河流,河流水体NH4+-N浓度较低,河流水体的面源污染物中以农业生产和生活垃圾产生的漂浮物为主的现状,多级坝系统较为适合在该类地区使用。
经济性分析:多级透水构建技术采用小流域地区较易获得的碎石及铁丝等材料构建,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建筑成本较低。同时多级透水坝系统在运行中,仅需定期清理阻拦的漂浮物的基本养护,运行成本低,无论从构建及运行维护方面多级透水坝系统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先进性分析:多级透水坝构建技术实现了前置库技术在小流域河流的综合集成应用,明确了多级透水坝的应用条件及相关应用参数,并与植被隔离带农业面源污染缓控技术相结合,减少农业面源入河量同时能够对河流水质起到一定净化作用,是多种农业面源污染阻控技术的集成与优化。
应用前景分析:多级透水坝具有建造成本低、无动力运行、少维护等特点,适合在浑河上游以山地小流域为主地区推广使用,削减由农业面源造成的N、P等营养物流失对河流水质产生的污染。
推广应用案例
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