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控制技术,供应,水专项,水体治理与修复
技术简介/摘要
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对小柘皋河全河段6km开展了河道植被优化重组,建立了河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和多级挡水坝人工水草生物修复示范工程,在桥头村河段河滨和下朱村陡立河岸建立了1km滨湖带示范工程。6km河道植被盖度增加了20%-40%,河道植物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增加,植物种类增加6种,浮游动物增加4-9个/mL。入湖河口TN、TP和COD分别比课题实施前下降63.01%、59.06%和48.24%,入湖河口水质提高一个等级以上。
(一)基本原理
针对点源高氮磷排污及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农村河道污染,采用河岸缓坡缓冲带构建技术,高效脱氮技术和高效植物净化技术,有效提高污染河道入湖口水质。
(二)工艺流程(见图)
固定化脱氮微生物采用氨化菌、亚硝酸菌、硝酸菌及反硝化菌组成,将其固定后,污水通过固定化脱氮微生物的停留时间在5分钟以上,可将流动水体各种形态的氮转化为氮气,在很短的流程内将TN浓度减低15-30%。建立多级挡水坝,提高水体流速、增加溶氧,可以降低水体中的固体悬浮物及总磷。人工净水草是一种新型的去污材料,是一种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在载体中引入大量活性和强极性基因,将大量的有益菌和酶制剂牢牢固定在载体上,利用人工净水草的强吸附性,大量去除河道的TN、TP和CODCr
。通过河道水生植物配置,在不影响阻塞河道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河道的空间,争取最大的水力停留时间(HRT
),已达到最好的净化效果。最后达到河道污染物去除的目的。
(三)关键技术
1)河岸缓坡缓冲带构建技术;
2)点源高氮磷排污水处理技术;
3)入河低污染水净化与河道水质改善综合技术;
4)河流水质保障的长效运行机制与规范化管理模式。
推广应用案例
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