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控源-净淀-调控”一体化技术,供应,水专项,水体治理与修复
技术简介/摘要
(一)基本原理
针对白洋淀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的系统性与复杂性,集成和整合白洋淀污染源控制、富营养化与沼泽化治理、长效生态节水及流域综合管理技术,在充分考虑水生态系统健康、水环境容量、蒸散发耗水等关键问题的前提下对不同技术手段进行整体协调,建立了白洋淀草型湖泊富营养化及沼泽化防治“节水-控源-净淀-调控”一体化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水生态综合调控系统平台,通过集成示范,为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改善及水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二)工艺流程
1)基于层次分析及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建立经验知识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技术综合评价方法。按照节水、控源、净淀、调控四方面进行技术分类;采用专家调查法、模糊数学、多属性评价等方法从技术成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对各项技术进行综合评估
2)提炼、整合与集成适用于白洋淀草型湖泊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防治的关键技术;构建基于效益费用分析的污染源-淀区控制点位水质响应模型及基于水量-水质目标的污染负荷削减模型;提出不同水质及水量情形下的污染负荷削减方案,建立节水-控源-净淀-调控的一体化技术集成方案。
3)集成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实现对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洪涝风险进行预警。整合上述各部分并建立数据中心、GIS平台、应用平台,并在计算机实现系统集成。
(三)关键技术
1)节水-控源-净淀-调控一体化技术集成模式及方案
以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与沼泽化防治项目为依托,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系统调研深入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经验知识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基于层次分析及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技术综合评价方法,提炼、整合与集成出一批适用于白洋淀草型湖泊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防治的关键技术;通过效益费用分析,构建污染源-淀区控制点位水质响应模型及基于水量-水质目标的污染负荷削减模型,提出了不同水质及水量情形下的污染负荷削减方案,并建立了节水-控源-净淀-调控的一体化技术集成方案,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白洋淀草型湖泊富营养化及沼泽化控制技术的体系。
2)基于GIS的多功能白洋淀水生态综合调控决策支持系统
在充分挖掘白洋淀污染源控制、富营养化与沼泽化治理、长效生态节水及流域综合管理协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集成水环境健康诊断、水生态安全预警与应急、水量调控、污染物控制、淀区净化、综合调控、知识库子系统于一体的白洋淀水生态综合调控决策支持系统。
推广应用案例
应用单位:保定市环境保护局
实际应用案例介绍:开发了白洋淀水生态综合调控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在保定市环境保护局得到了示范应用。形成了白洋淀“水量保证-水质改善-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管理有效”数字化管理技术平台,实现监测-模拟-评估-技术决策一体化技术的系统集成。该集成系统强调水质水量的协同保障与湖泊生态需水的多目标保障,有助于维护草型湖泊水文与水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具有显著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性,为草型湖泊流域的水陆一体化管理提供关键支持,直接服务于环境保护部门的业务化运行与管理。
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