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研究 | 论强化乡村振兴的水利保障

   日期:2021-11-25     来源:《农村经济》     作者:吴海峰     浏览:1320     评论:0    
核心提示: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在抵御干旱洪涝灾害、加快乡村产业发展、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厚植传承乡风文明、促进农民走向富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

  前 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在抵御干旱洪涝灾害、加快乡村产业发展、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厚植传承乡风文明、促进农民走向富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利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水利强则农业强,水利兴则农村兴。没有现代化的水利,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农村。建国以来尤其2011年中央1号文件实施以来,我国水利投资扩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水资源利用效益不断提高,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必须看到,目前,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较低,农村水生态环境污染依然严峻,农村水利设施网络还不完善,农村饮水安全提升任重道远,水利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迫切需求,水源不够、水量不足、水质不优、水工程不多等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软肋。要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充分认识水利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水利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高效利用水资源,综合治理水环境,系统修复水生态,科学防治水灾害,着力打造水安于民、水兴于业、水美于村、水富于民,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水利方面的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Part

  Ⅰ

  巩固乡村产业兴旺的水利基础

  

  乡村产业兴旺,离不开水利支撑。民以食为天,产业兴旺首要是农业兴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保障粮食安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基础条件。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不管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都离不开水利。水利,是水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靠水而兴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农耕体验等产业的基础保障。完善的农村水利设施网络,十分有利于吸引优质资源和要素到乡村创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还是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都离不开水利。可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强化和提高水利的保障能力。

  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农田灌溉面积发展较快,但是,农村的输水网络体系尚未形成,抗旱防洪除涝能力依然较弱,水利基础设施滞后,供水仍然不足、安全保障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广大乡村水资源时空分布又严重不均,加上水资源统筹调控能力不强、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使得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水制约问题比较突出。而且,长期以来农民的节水意识淡薄,乡村节水不深入,农业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这些与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要提升抗旱防汛能力,努力构建乡村节水体系,夯实乡村产业兴旺的水利基础。

  (一)加强乡村抗旱水源建设我国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干旱是我国尤其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常见的、最大的自然灾害,也严重制约着乡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解决抗旱水源问题,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的水资源供给能力。要以配置骨干水源工程为中心,加强大中型水源调蓄工程建设,推进江河水系连通,实行水资源调水引流、多源互补、丰枯调剂,共建共享跨流域互联互通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快大型灌区现代化进程,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与改造,充分发挥已建水库枢纽工程的综合功能,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促进乡村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整修和新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构建库塘相通、池渠相连的乡村水利网络,缓解干旱地区抗旱水源不足问题。要以田间工程配套、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加快灌区末级渠系改造,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二)提高乡村防汛排涝能力2020年夏季,我国南方尤其是江淮流域强降雨过程多,局部地区暴雨强、洪水发生集中、江河水位偏高,防汛形势严峻。抗洪排涝的实践说明:近些年来我国在大江大河治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其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较低,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河流防洪体系还不完善,不能有效应对强降雨,低洼地易涝问题突出,人口居住分散的乡村成为防洪最薄弱环节,严重威胁着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以农业为主的易涝区治涝标准总体不高,除部分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可以达到10年一遇外,大部分农田为3年~5年一遇,其中淮海流域3/4的易涝地区的治涝标准为3年一遇及以下。而且,山区小型水库病险隐患仍然偏多,山洪灾害防治难度大,一些地区缺乏有效的控制性工程。因此,必须统筹解决乡村防洪设施不健全、防洪标准偏低的现状,形成完善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全面提升乡村防洪排涝能力。要抓好大江大河重要支流、中小河流及平原洼地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山坪塘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排涝设备更新改造,推进流域蓄滞洪区建设,推进滩区居民迁建。加快和完善南水北调体系建设,在减轻南方防汛排涝压力的同时,缓解北方抗旱水源不足和城乡供水问题,促进受水区与水源区共建共享发展。(三)加快构建乡村节水体系

  多年来,各地努力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节水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成为当前乡村高效节水的亮点。但总体而言,我国乡村节水与现代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节水优先,全面推进节水行动。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加大节水投资力度,推进从提高供水能力向更加重视提高节水能力转变,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要靠完善设施促进节水,靠先进科技引领节水,靠有效政策激励节水,靠健全制度倒逼节水。具体来讲,一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科学确定和控制灌溉用水总量指标,加快新建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实施智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二要广泛采用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大力推广滴灌、喷灌、微灌和渠道防渗等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形成土壤蓄水、人工聚水和节水灌溉技术于一体的节水体系,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三要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能力,合理水资源区域配置,利用有限水资源发展优势农业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地区,严控地下水开采,严禁大水漫灌,合理压减灌溉面积。四要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强化节水刚性约束,激发农民节水动力,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农业节水,推进农业农村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四)发掘乡村水利多功能价值

  促进水利建设与消费需求趋势有效对接,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载体。立足当地水利资源禀赋,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发展水利相关产业,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利供给和水产业集群。水利工程是水利风景区的基础条件和生态保障,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科学、教育等多功能价值和综合效益。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水利建设与建筑、环保、交通、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改善水质、活化水体、建设水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水利与农业、水田园、水旅游、水文化、水康养等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形成系列品牌,让一条条水清岸绿的河流成为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让一座座独具匠心的水利工程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好风景。另一方面,在水能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结合防洪抗旱,以河流为单元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资源,适度建设小水电,推进水电扩容增效改造,打造一批水利产业特色乡村,带动就业,促进乡村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Part

  Ⅱ

  优化乡村生态宜居的水利环境

  乡村生态宜居,讲究的是将乡村打造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融于自然、享受自然,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实现生态宜居,水利是基础。水系是乡村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江河、湖泊、池塘和库渠等是调节乡村局部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水源。水可自然净化空气、以清释污、调节温度湿度,增强居住的舒适感。择水而居、临水而憩,历来是人们对高品质宜居生活的追求。如果林草和庄稼是乡村的肺泡,那么,江河和湖渠则是乡村的血管。广大农民群众希望生活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之中。而且,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向往农村的乡野情趣,越来越思念乡愁的美好记忆。开展乡村水系的综合整治、打造优良的水利环境,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基础。系统修复自然生态水系、努力改善江河湖渠面貌,是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乡村水系,多属于支流、中小河流及末端河道,这是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密不可分的基本要素,但存在着淤塞严重、水体萎缩、生态退化等诸多问题。并且,目前多数乡村没有污水排放及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往往随意倾倒,有的甚至直接排到河流,严重污染水体,导致环境恶化,影响居民健康。另一方面,乡村沟塘污染源涉及面广、随机性大、成因复杂、水量少且流动性差、自净能力较弱,加之乡村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地形杂,污水难以集中且处理成本高等因素,因而保护乡村水生态环境的难度非常大。打造乡村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必须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采取强有力的系列措施,彻底改变乡村脏乱差局面,努力实现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

  (一)综合整治乡村水环境

  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深入实施碧水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乡村河湖库塘渠综合整治。实施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与循环利用相结合的水污染综合防治。以河渠为单元,以乡镇或村庄为节点,河湖库塘渠水域岸线并治,集中连片有序推进,根本解决乱排、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沟通河道、疏浚沟渠、清理垃圾、种草植树、截污治污,建设引排水工程,不断减少乡村水环境污染。全面推进乡村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经济发展循环化。通过打造优质水系样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水清、河畅、岸绿的水美乡村建设。

  (二)系统修复乡村水生态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流域为单元、区域为整体,统筹加强乡村河湖上下游环境保护,全面改善乡村水生态功能。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区、蓄洪滞涝区和滨河滨湖带保护,实施河湖生态补水,修复湖库和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打造生态河塘、生态渠道、生态河道、生态水景观,形成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河湖水环境。依托现有水系脉络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山丘坡地改造,配置特色优势农业,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防护林、经济林和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开展河流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此,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乡村水生态修复投入力度。

  (三)建设乡村污水处理设施根据乡村居住地的具体情况,以生活污水治理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方式,实施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彻底消除乡村黑臭水体。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及污水集中处理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推进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建设和使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镇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偏远村庄和居住分散的村庄,选择建设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不断减少乡村入河排污总量。(四)形成乡村绿色消费方式

  牢固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倡农民的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家庭。在推进乡村“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的同时,注重吸收“海绵城市”的治理理念和有益经验,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建设“海绵乡村”。结合乡村实际,科学水资源消费,推行分质供水、优水优用、优水优价,合理使用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优化配置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提高水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努力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

  Part

  Ⅲ

  厚植乡风文明的水利底蕴

  

  推进乡村振兴,精神文明为魂。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之源。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史,相当程度上就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的历史。水利的现代化程度,很大意义上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实现乡风文明,水利是重要抓手。推进乡村水利现代化,是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水利精神文明,提升中华先进水利文化水平,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一)加强乡村水利精神文明建设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治水史中,孕育了大禹精神、都江堰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农民群众在兴修水利、治理江河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水利建设成果,而且展现了“艰苦创业、求实创新、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伟大精神风貌,形成了许多水利精神文明模式。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1998年夏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洪精神,新世纪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中形成的南水北调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深入挖掘水利建设中蕴含的先进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大力弘扬水利建设中涌现的英雄事迹和时代楷模,充分发挥其激励人们奋进和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其转化为乡村创业创新的不竭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积极发展乡村水利特色文化

  我国水利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水利文化的功能。要依据本地水资源禀赋,结合区域水系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水利文化基因,在保护和传承优秀水利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乡风文明与水生态保护融合,推进特色水文化载体建设,充分展示水文化底蕴,弘扬光大现代水文化,提供丰富的乡村文化业态和水文化产品。江河湖海水系是水资源的载体,也是人与水相互作用的媒介,是重塑乡村生态文化的重要条件。在乡村居民比较密集的江河湖海附近区域,采取便民亲水、传承民俗水文化等措施,按照“望得见水,看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要求,将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融入其中,以水系为依托营造特色鲜明、独具风格的新乡村,彰显地方水利文化功能,提升乡村水系品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城镇居民体验乡村的河湖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让乡愁成为离开乡村的人最美的守望,成为没来过乡村的人最美的畅想。

  (三)保护和利用乡村水利文化遗产

  水利工程是社会文明的载体。我国是一个水利大国,也是一个水利古国,历史上兴建的许多卓越水利工程,都是重要的世界文明财富。例如横跨多流域的大运河、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等造福人民的工程,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传统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在乡村,努力保护好古桥、古堰、古井、古水庙、古渡口等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江河湖海治理相关的历史事件与典故、民俗风情、治水成效、治水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保护和发展具有生态、科学、文化等历史价值的水利遗产,并结合建设水文化载体凸显本土化和传承性。布局水利工程,注重融入与当地文化和特色相呼应的水利要素。修复水利工程,注重保护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水利遗产。还要全面提升中华水文化内涵,兴盛优秀传统水利文化,做好乡村水工程、水景观、水文化、水利历史遗存等的宣传利用。以水文化为媒介进行水文化教育,普及水情和水文化知识,营造知水、爱水、节水、护水、亲水的社会风尚。

  (四)把乡村水利工作纳入村规民约

  搞好水利,是促进乡风文明和乡村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水源之争自古以来就有之,过去乡村邻里的许多纠纷,甚至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之间的不少矛盾,就是由于争水而引起的。目前,农村土地大多是农户分散经营,由于上下游水位不同、水流不畅和水量不足等因素,灌溉农田时容易发生争水现象。将兴修水利、用水节水、水利工程管护等工作要求纳入到村规民约,不仅有利于解决乡村涉水矛盾争端、纠正乡村乱排污水等陋习、构建有章可循的水事秩序,也有利于营造关心和保护乡村水系的民风民俗、促进乡风文明和乡村社会和谐进步。

  Part

  Ⅳ

  完善乡村水治理的有效机制

  强化乡村振兴的水利保障,治理有效是关键。目前乡村水治理体系不完善,尤其是水环境保护主体比较模糊、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民的组织性和主动性不强。而且,点多面广的乡村小型水利工程,虽然在灌溉排涝、防洪减灾、城乡供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产权不明、责任不清、设施老化、重建轻管、重用轻护等问题,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加上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农业农村发展。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水利现代化的享有者,因而农民天然具有推进乡村水环境保护和水利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但要把这种内在动力转化为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必须完善乡村水治理的有效机制,提升乡村水治理的动力和能力。(一)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村振兴在人的行为支配之下,而人的行为又受其意识所支配。推动乡村水治理的现代化,必须赋予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充分反映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特征,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充分认识自己应负的责任,强化水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水生态修复、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污染水灾害防治,促进乡村水利建设和水环境全面改善。(二)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用水大户,其参与乡村水利建设管护的意愿和能力明显高于普通个体农户。强化乡村振兴的水利支撑,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筹资意愿不高、资金量少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增加财政资金补贴、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准入门槛等方式加以解决,以激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自身的生产需要和经营状况,积极参与到不同规模的乡村水利建设、运营及管理的过程之中。尤其要注重培育和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推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向水利专业合作社、用水合作社和用水户协会多元发展,鼓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服务主体互联互融,支持其承担乡村水利设施维护、节水设备更新和用水水费收缴等方面的工作责任,实现农村治水组织自主管理。(三)推行乡村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通过乡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盘活工程资产、落实管护责任、建立运行机制,实现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工程有效益的目标。应因地制宜把相关水利设施量化、转化为村集体或农民的股权,使农民通过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分享相关产业发展的增值效益,提高农民维护水利设施的积极性。要完善政府补贴、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奖补结合、贷款贴息、特许经营等机制,探索“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运管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联营、合资、租赁等方式,参与乡村水利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建立健全农业用水水权和水利工程产权交易平台。通过用水水权流转,促进乡村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水利工程产权交易,促进乡村水利资产的增值增效。(四)全面实行乡村河长湖长塘长制完善乡村水环境治理,必须推动河长湖长制组织体系延伸进村入组,设立村级河长湖长塘长等。要以村为单元明确巡河员、保洁员,负责河湖沟塘的日常巡查、水面和堤岸保洁等工作,实现乡村河湖沟塘水环境管理全覆盖,解决河湖沟塘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推进乡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河湖长制深度融合,赋予乡村用水合作组织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形成乡村小型水利工程运营和水环境巡护一体化的长效机制,这也是解决乡村复杂水问题、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要注重典型引领,选取河长湖长塘长体系完善、管护制度健全、管护卓有成效的乡村,打造一批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具有示范效应的河湖沟塘,带动相邻乡村分类推进水环境治理,久久为功,整体提升。(五)提高乡村水利社会化服务水平应培育乡村多元化水利服务主体,推动公益性、营利性、非营利性组织互相补充、分层发展。促进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完善防汛抗旱、水土保持、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建设、河道采砂管理等水法规规章。加快推行乡村水管员制度,建立高效的乡村水利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乡村水利建设和管理者的服务素质。加大乡村水利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开展农田水利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推行水利工程管护社会化购买服务,培育水利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促进基层水利公共服务综合化发展,整合乡镇水利、供水、环境、资源等相关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健全多功能、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快乡村水利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加快乡村水利服务手段现代化,推动乡村水利服务精细化,提高水利惠民的便捷程度和服务效率。

  Part

  Ⅴ

  提升农民生活富裕的水利保障

  

  推进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水利是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必要保障。水利作为重要的公益性事业,与农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民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水利。如果群众喝不上安全放心的水、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富裕也就无从谈起。事实充分证明,乡村贫困地区的分布与水利条件高度相关。凡是水利搞得好的地方,农民才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反之,则比较贫困落后。而且,水资源是农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优良的水生态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共产品。保障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码要求。改善用水品质,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基本要素,是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目前,乡村输水网络未形成、供水能力不足、供水稳定性较低,乡村供水水质达标率不高,不少区域地表和地下浅层的水体总体上污染较重,这说明乡村安全饮水的工程建设和运行完善任重道远。尤其是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非常严重,直接影响着农村群众的正常生活,因水受困、因水致贫现象较为突出。提升乡村民生福祉、助力农民走向生活富裕,必须补齐乡村饮水这个突出的民生短板。要把巩固和提升乡村饮水安全保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水利底线任务,加快乡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供水工程提档升级,全面改善乡村饮水条件,既要保障水量,也要保障水质。

  (一)因地制宜加快乡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地域特点、农民意愿和财力状况,在供水方面因乡因村施策。对于城郊地区和人口比较集中的乡村,推进供水城乡一体化和规模化建设,逐步实现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的同源、同质、同服务、同保障。对于人口比较分散的地处山丘和偏远的乡村,注重通过推进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提高饮水的供水保障。统筹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的可行性、实效性、经济性,合理提高乡村饮水集中供水率,稳步提高乡村自来水普及率。

  (二)推进乡村供水工程提档升级和配套改造

  采取“以城带乡、以大带小、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重点对现有供水工程进行升级改造、联通并网,实现供水网络互联互通,同时加快建设和完善应急供水水源工程。开展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专项行动,全面解决乡村人口饮水存在的供水量过小、高氟、高砷、苦咸以及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等问题,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而且,不断改善乡村居民的饮水水质,持续巩固提升乡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全面落实乡村饮水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乡村水环境整治,加强水质管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尤其是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行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规范化,确保农村供水工程有制度和政策支持、有机构和人员管理、有经费和资金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对乡村供水公共服务质量的监管职能,加强乡村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乡村供水保证率和饮水质量。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水价和建立水费收缴机制。

  (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目前,种植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大量施用,以及乡村生活和养殖业产生的污水排放,直接影响乡村饮水安全和水生态质量。另一方面,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不当处理,也是造成乡村水体严重污染的一大因素。因此,保障农民饮水安全,必须统筹城乡水环境治理,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污染减排和防治格局。不仅要积极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而且,要强化工业水污染治理,统筹加大城乡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之,强化乡村振兴的水利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灾害科学防治,不断提升乡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的保障能力。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水利发展目标相适应,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投入机制,充分调动政府、农民、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乡村水利现代化的强大合力。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建设运营水利工程,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提高乡村水利科技创新水平,健全乡村水利服务体系。努力打造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的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安全、生态、减灾、质优的乡村水环境体系,充分发挥水利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分享
0相关评论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834016

商务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E-mail:webmaster@e20.com.cn

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25号楼,邮编100195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20环境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