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市区供水规划(2021-2035)》新闻发布会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市水务局举办的《徐州市市区供水规划(2021-2035)》新闻发布会。我是徐州市水务局党委副书记汤玖玲,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我来主持。在这里,我谨代表市水务局,对新闻界的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水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城市供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是事关百姓福祉的重大民生课题,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我市特别是市区供水保障工作,相继实施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城乡结合部饮水安全及市区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全市城乡供水实现“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
徐州是区域性中心大城,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城镇人口增长显著,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市区人口增长了53.5万人,如何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优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高水平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有鉴于此,我市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启动编制市区供水规划,8月10日,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徐州市市区供水规划(2021-2035)》。
为使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我市市区供水规划编制总体情况,今天的发布会将进行解读。
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嘉宾:市水务局二级调研员蒋荣清先生,供水处处长韩永宏先生。
首先,请蒋荣清先生就徐州市市区供水规划编制总体情况作解读发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思路”,持续完善徐州市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1年8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徐州市市区供水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的出台背景
自2012年以来,徐州市相继实施了市区供水安全保障工程、骆马湖水源地及第二地面水厂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至2019年,市区全面实现地表水入户全覆盖,构建了南有骆马湖、北有微山湖和内有地下水的“三水源”互连互通、互为备用的供水格局,市区徐庄、刘湾、郑集三个水厂总供水能力达到85万吨/日。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又为我市供水能力和服务水平带来新的更大挑战。因此,编制市区供水规划、为供水工程实施提供指引迫在眉睫,2020年底,市政府要求着手编制《规划》,并将其列为全市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二、《规划》的出台过程
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市水务局牵头成立规划编制工作专班,深入调研、剖析问题、强化论证、积极推进,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公开征询、个别访谈、专家论证等方式方法,多轮修改编制《规划》。2020年12月完成《规划》初稿;至2021年6月分别完成《规划》专家、技术论证,并形成报批稿上报市政府;8月,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徐州市市区供水规划(2021-2035)》并印发。
三、《规划》的主要特点
1、多规衔接、科学合理。《规划》充分与《徐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徐州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科学布局市区供水设施,进一步优化全市水资源配置能力。
2、系统研究、优化布局。《规划》充分把握徐州市区水源特征和地形特点,通过模型模拟和方案比选等方式,优化水源、水厂、泵站、管网等供水设施布局,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务支撑。
3、远近结合、分期实施。《规划》综合考虑城乡用水近期与远期需求,切实增强前瞻性、指导性、实践性,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市区供水提质增量工程建设,全力满足我市不同阶段用水需求
4、城乡统筹、同步推进。统筹考虑城市、乡镇和农村安全供水需求,以城市供水系统为基础,加强与新型城镇化及美丽乡村等建设规划相衔接,实现乡镇、农村供水与城市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
四、《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
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强化科学规划,远近结合,因地制宜,城乡统筹,充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进一步优化水源配置、强化水源(地)保护、完善供水管网、增强节水管理、加强行业监管,不断完善徐州市“水源达标、备用水源、深度处理、严密检测、预警应急”的城乡饮用水安全体系,提高城市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供水品质,把供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支撑“十四五”时期徐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作为保障“十四五”时期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
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1、供水格局系统确定
水源:形成“地表水为主,非常规水源为辅,地表水双水源互联互备,地下水应急补充”的供水水源结构。规划骆马湖水源地规模140万立方米/日,微山湖水源地规模50万立方米/日。
水厂:依托4座地表水厂,市区形成“四点”互联互通的对置供水格局。规划地表水厂供水总规模145万立方米/日,其中保留刘湾水厂,规模40万立方米/日;保留郑集水厂,规模5万立方米/日;扩建徐庄水厂,规模80万立方米/日;新建刘集水厂,规模20万立方米/日。
管网:规划形成“环状+放射线”的清水管网布局,其中中心城区形成“五环、九横、九纵”的清水环状管网,市区主干清水管网互联互通,新建清水供水干管约412千米,重点改造瓶颈清水管线约59.2千米;同步新建完成骆马湖、微山湖原水管线约208.5千米。
泵站:规划原水泵站规模220万立方米/日,清水泵站规模34万立方米/日。
2、供水安全保障有力
明确了南四湖小沿河水源地、骆马湖窑湾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进行了水源地水量、水质可达性分析,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作可靠、监控到位、应急保障”的要求,因地制宜提出水源地保护方案。
定量分析了近远期应急需水量,提出了应急供水时间和应急供水水质要求,通过供需平衡分析,提出应急调度方案和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其中远期开展小沿河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新增40万立方米/日的应急供水规模。
3、供水科技进步指引
城市节水:从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节水方案。
二次供水:提出针对区域、新建小区、老旧小区不同层级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要求,并从选型、设备配置、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完善建设指引。
漏损控制:从漏水管理、分区计量管理、压力调控、计量损失控制等方面提出漏损控制措施。
智慧供水:从监测体系建立、智能水厂建设、智能管网建设等重点领域提出智慧供水建设指引。
六、《规划》的落实
贯彻落实《规划》,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宣传《规划》。借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以《规划》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实施措施为重点,说清楚、讲明白,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搭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夯实责任。成立市供水提质增量工程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将《规划》重点任务根据有关职责进行分工,明确各方责任,统筹协同推进规划实施。三是落实项目。排定具体工程项目,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四是推动共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组织广大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不断推动徐州供水行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