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产业需求持续释放
水处理是一个传统行业,如何在出水水质达标与生产电耗、药耗之间达成最佳平衡,是污水厂能否提高处理效率的一个关键。智慧水务平台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少人化运营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大量实践证明,数字化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在城镇污水处理项目运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实现全面信息感知、多元化设备控制、及时科学决策,对污水处理项目的工艺设备实现集中管理,完成污水处理调度与协调的自动化、智能化,在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数量,降低了吨水处理能耗。
2021年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畜禽粪污和渔业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17-2019年我国城市市政污水再生利用率分别为14.49%、16.40%、20.93%,呈现了一个稳步提升态势,截至目前来看,污水资源化利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污水资源化加速推进,未来水处理产业空间有望逐步被释放。
2021智慧水务行业投资战略及规模预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中国,全国自来水厂平均产销差率高达30%,在中西部缺水城市甚至超过45%,东北部分城市超过50%,城市水网中漏损水量的经济价值高达200亿元以上。智慧水务的建设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中国智慧水务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水务1.0阶段,以自动化控制为核心,着眼于工艺优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水务2.0阶段,以企业信息化为核心,更多地在企业资源管理、移动应用、算法应用方面进行突破;水务3.0阶段,则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综合应用。
目前,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尚未释放,再加上多数水务企业是由原来的传统水务企业演变而来,在传统主营业务基础上向智慧水务拓展。中国智慧水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标杆性企业,因此可以说行业的市场饱和度偏低。
上海地区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进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同步完成2000 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加强原水、出厂水、管网水和二次供水环境全过程水质管理,提高居民饮用水水质。
我国供水管网智能化改造进程悄然而至,水务公司建设智慧水务的诉求极强。我们观察到智慧水务建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究其原因,主要是2 方面。(1)水务系统信息化改造确实能降本增效,解决自来水公司痛点。以漏损管理解决方案为例,我国自来水管网的漏损率高,传统的解决漏损只能通过听漏工人夜晚去听的方式,而智能化建设后,通过DM分区管理、GIS、物联网等技术将水流水压数据传到中台进行数据分析建模,可以精准有效定位漏损位置,漏损率的降低直接丰厚了供水企业的利润;(2)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必然带来水管网建设投资的加大,十四五期间农村饮用水建设也为行业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预测到2023年智慧水务行业规模将达251亿元
在诸多污水处理项目中,数字化智慧水务能够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建立科学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管理体系。作为业界领先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昆仑海岸既具备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的硬件生产能力,同时也具备IoT数据平台与应用端软件的开发能力。昆仑海岸近些年一直致力于如何将传统水务、环境参量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方面的研究,全面围绕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智能化及处理过程自动化体系建设,贯彻“物联网+环保”思路,全力担负“用数字赋能生态环保、让科技守护蓝天碧水”的使命。
智慧水务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达到“智慧”的状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新兴技术和智能工业的不断融合,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前景,预测到2023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规模将达到251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