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年初发布,到《“十四五”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和《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酝酿出炉,顶层设计文件接踵而至,释放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的信号。
业内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一轮水污染治理大幕已经开启。记者注意到,不少龙头企业也在加速抢滩巨大的水治理市场。
新一轮水污染治理大幕开启
“水环境风险不容忽视。企业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一些地方底泥污染严重,对环境安全造成隐患。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居高不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治理难点,水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务艰巨。”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近日表示。
记者注意到,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推进,我国治污效果明显。但不容忽视的是,全国范围仍有10%河流水质为劣Ⅴ类。数据显示,我国28%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国家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Ⅳ类和Ⅴ类占比高达85.7%。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的信号持续释放。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包括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等。国泰君安研报认为,这份文件明确提出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近期目标,巨大市场空间加速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水环境治理,生态环境部今年将印发实施《“十四五”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同时编制出台《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多个顶层设计文件。
在业内看来,新一轮水污染治理大幕已经开启,水治理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混改、长江黄河大保护、污水资源化利用、水系统治理城乡一体化、厂网河系统化、高标准服务、精细化与智能化等,将成为2021年水业持续关注的重点话题。”E20环境平台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张丽珍表示。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水污染防治至少有两方面的重要影响。”张波说,第一,有利于在污染治理领域出现一些新工艺、新产品。第二,会促进城市污水厂再生水和污泥的循环利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污水再生利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保障生态用水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新鲜水处理过程的能耗,进而减少碳排放。
业内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环境监管与准入标准必将有所改变,水务的行业约束性标准也会增加相关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证领域协同推进碳减排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必将对整个环境产业带来巨大影响。”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安雪松说,水务行业要跟上碳达峰、碳中和的步伐,就要重点关注提质增效、绿色设施和能源自给三个方面。2021年是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当污水处理厂收水效率提升目标实现之后,其能源自给或将出现在日程表上。
企业抢滩水治理市场新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水治理市场巨大空间加速释放,不少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布局。
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李力认为,水务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水务管家这一细分行业。“再细分下去,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将会诞生城市水管家,新型工业化、绿色生产、工业基础设施升级将产生工业水管家。”
李力表示,工业水处理作为水处理行业的“最后一公里”,鲜有水处理企业涉足,但北控水务认为这一领域可创造较大的价值空间,因此建立了“工业水资源智能管理系统”。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锋表示,粤海水务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保障优质出水为原则,深入开展节能、降耗、资源化技术探索。
据了解,2020年粤海水务智慧水务营收近2亿元。“十四五”期间,粤海水务将立足于原水供应、自来水经营、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大业务,进行多元化拓展,并加大智慧水务投入,进一步扩大市场。
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云清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下,将积极尝试通过使用清洁能源补偿碳排放,利用水源热泵技术促进能源循环,以污泥厌氧发酵实现能源回收,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手段,探索污水处理中的“碳中和”途径。此外,还将加大在智慧水务领域的布局,实现水务生产和运营的智慧化转型。
完善政策体系加快科技创新
业内人士认为,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完善政策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充分激发市场潜能。
“处理污染物是环境设施的基础功能,稳定达标只是污水处理厂发展方向的一个基础选项和合格项,未来真正高质量发展方向是精细化、智慧化、资源化、低碳化、生态化、社会化。”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表示。
据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匡算,目前可以进行资源化的污水大概有1000亿吨。
“水资源的缺口巨大,但污水资源总量有巨大的开发利用空间。为加快促进污水资源化,应尽快完善政策体系。”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春生说,要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综合规划、开发管理体系,开源提效;完善污水资源化的等级标准、技术规范和风险管控体系;出台分类价格政策,完善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定价机制。
对于污水资源化利用,陈春生建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对水资源相对丰富、水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推动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对水生态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应实施高品质资源化,减少水资源开发量,增加生态环境容量;对水资源短缺地区,应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将污水厂作为水源厂,为工业利用、市政杂用、农业灌溉、生态补水等提供支持。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斌表示,“十四五”期间,首创股份将力争保持科技研发投入每年30%以上增速。公司明确了多项数字化举措,聚焦内部业务需求,逐步完善城市水务信息化、供排水智慧一体化产品,实现以数据赋能业务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