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最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机场河截污箱涵工程盾构顺利始发,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项目总长约24公里,系“四水共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使用后将会极大改善汉口水环境,辐射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惠及200余万人口,本次施工的机场河截污箱涵工程长度约3.2公里,采用的盾构机内径4.25米。
是华中地区首条浅层污水传输隧道,建成后,机场河晴天污水可实现全收集全达标,雨天通过调蓄处理,避免暗涵污水对明渠污染,地眼透视,助力前期管线探查。
截污箱涵工程上穿武汉地铁6号线,下穿金山大道,侧穿机场高架、马池桥桥墩,施工位置位于地下10至11米区间,燃气、电信、电力、自来水等城市管网拖管密集分部,施工前的管线排查及协调工作面临极大挑战。
项目团队联合勘查单位利用超声波管线物探仪器逐个对地下管线进行定位,精确探查地下的“管线家族”。同时,为了更精准的查找管线位置,项目开展为期6轮的人工二次排查,根据盾构沿线范围内的各类标志桩、管线井的位置,详细记录管线分布点,相当于在地下装上了一双“可透视的眼睛”,让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一览无余”,确保施工安全。
定制刀盘,化解浅覆盖层盾构施工难题
机场河截污箱涵工程沿机场河明渠走向,盾构施工主要穿越黏土、含砾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层、强风化泥岩等,地质情况呈现多变性和粘性特点。
盾构隧道覆土厚度为6-7米,浅覆盖的盾构施工对于地面机场高架可能带来扰动,且盾构全程无“过站井”,一次始发一次接收,对盾构装备提出高标准要求。
项目团队多次组织盾构设备选型与专题研讨,针对浅覆盖层的盾构施工定制特殊刀盘,开口率36%,可使渣土顺利地从切削面流向土仓,直接将土压传到土压传感器,易于进入切削面除去障碍物,确保土压平衡,让刀盘在气压下土仓内能够安全平稳工作。
打通经络,形成超大污水处理与循环系统
项目以水质净化、排水防涝为主要核心功能目标,兼顾河道生态和景观功能,建设集水质净化、排涝提升、湿地景观等多功能于一体。
机场河截污箱涵工程起于东渠西侧的钢坝闸上游,建成后相当于打通了机场河的“奇经八脉”。一方面可利用箱涵作为污水专用通道,将截流污水输送至专业处理设施进行调蓄及强化处理;另一方面将净化后的达标水源,引流至机场河内,形成一个再利用的生态循环系统,极大地改善汉口水环境。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湖北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
建设内容:
黄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任务具体为:明渠拓宽工程、旱天截污工程、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河道水环境监控和综合调度系统;
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任务具体为:旱天截污工程、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工程、生态补水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岸线修整及景观绿化工程、河道水环境监控和综合调度系统。
投资总额:477,457.72万元
投标报价:年度可用性付费48271.98万元;年度运营维护费24501.58万元。
中标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其他成员:中建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封黄河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项目合作期:17.5年,其中建设期2.5年,运营期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