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导向下的环保产业园创新链构建思路

   日期:2020-10-27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浏览:1279     评论:0    
核心提示: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环境需求和中国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要求大力实施水、气、土三大行动计划,打好攻坚战。严...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环境需求和中国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要求大力实施水、气、土三大行动计划,打好攻坚战。严格的环境治理要求形成了巨大的治理需求,但是面对中国复杂的环境问题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不仅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需要接受技术上更高水平的挑战。

  为解决环境保护中的技术难题,中国连续实施了多年环保科技专项,形成了一批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然而,要解决全国的环境问题必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实现创新技术的产业化。通观中国环保领域创新技术产业化的特点发现,技术成果多集中在大学与科研院所,产业化渠道不畅,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新技术产品的可靠性验证不够,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中国环保创新技术向商业价值的转化,也使得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质量难以提高,最终必将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正是由于认识到这个问题,《“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特别强调在“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时要推进生态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等。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从中国产业发展的态势来看,园区式的集聚发展已经十分普遍,环保产业也主要分布在各类工业园区或集中在环保产业园。可见在园区层面构建一个推动创新技术应用、产业技术升级的创新链十分重要,有助于利用产业集聚的优势,通过集聚创新共享资源、信息、人才等,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加速创新价值实现。

  创新链的基本结构

  熊彼特(Sehumpeter,1912)首次提出“创新”时认为创新属于经济范畴:不只是科技发明或科研成果,还包括企业利用它们创造商业价值并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过程。因此,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链是为协调优化创新过程而形成的链式体系,它围绕创新主体,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通过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创新活动交流反馈,最终实现知识技术落地。纵观相关文献,目前主要把从最开始的学科知识积累到与企业协同研发创新,并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全过程称为创新链。它以创新为纽带,把相关主体和具有互补性的各个节点连接起来,通过分工协作和互联互动,合力实现知识的经济化与创新系统的优化。

  由此可见,中国的市场导向环保产业园创新链应该是建立在充分了解中国环保市场特征、相关技术和企业特征基础上的、对知识链和价值链的有机整合,其目的是将有效协调知识、技术、资金、人才、政策、信息、原材料、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所有者(包括各类主体,如机构及由其组成的各类组织等),将相关创新资源汇聚到环保技术创新并最终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使得中国环保技术知识可以通过产业实现增值。

  创新链从最初侧重“技术推动”的早期研究开发阶段,到愈来愈侧重“市场拉动”作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循环模式,具有跨企业边界、跨产业部门的特点。这种创新链由学科认知、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市场转化四个环节形成循环体系,不断地反馈完善,创新链各主体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各类创新活动中,相互关系更加复杂,其系统化的整合显得十分必要。

  创新链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构成。表1分析了主体要素的功能定位以及其掌握的资源优势。而循环模式的创新链的基本结构概括如图1所示,知识、技术、政策、信息、原材料、人才、资金、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要素在企业间协同(集聚)、产学研发互动、政府的扶持与监管、银企合作、中介平台构建等主体协同活动中实现供需的循环和创新配置。

1603776050511757.png1603776068479764.png

中国环保产业园创新链构建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充分衔接

  完整的创新应该是从科研成果到商业价值实现的全过程。它既需要供给侧的保障,也需要需求侧充足,更需要供给和需求充分衔接。环保产业园创新链的构建正需要将相关主体和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供需良性循环互动,保障创新价值最终实现。

  1.环保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尚未完全激发

  从市场导向的角度来看,需求充足才能引起供给的积极性。中国的环保产业园创新链目前更多地关注供给侧,侧重于如何促进环保技术的创新和转化,而忽视了对新技术市场需求的激发。目前,中国由于排污企业开展技改动力不足和市场需求热点频繁变化,使得对新技术的需求相对乏力。

  (1)排污企业开展技改的动力不足

  对于排污企业来说,往往更重视污染治理的低成本与稳定性。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意味着新的资金投入,并要承担一定的技术风险。企业更愿意选择以排放不超标、不违法为底线,对传统工艺装备能够解决的排污问题就不再积极引进新技术。即便由于排放标准的提高被迫开展技改,也会尽量选择成本较低、市场应用较多的成熟技术。这直接影响了治污企业应用先进环保技术的积极性。

  (2)市场需求变动频繁,新技术缺少成长空间

  除了上述排污企业需求的影响因素之外,我国环保市场的特殊性同样影响了企业在研发领域的积极性。市场需求热点的不断变化使得大多数企业不愿在基础研发领域投入足够的力量。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与投入大、见效慢、产业化路径不清的自主研发相比,海外成熟先进技术的直接引进、消化、模仿或在此基础上的本地化微改良成为部分龙头企业的优先选择。而国内先进研发成果往往由于缺乏实际工程应用实例、可靠性缺乏验证,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渠道不畅等原因难以成为环保企业的首选。

  2.中国环保产业园创新链存在薄弱环节

  中国环保产业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全领域覆盖且产业链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从业企业超过了3万家,但是小而散、多而弱的特征未得到根本改变。经过近年来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中国大量企业入驻园区或各类开发区,除了部分专门围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来的环保产业园外,还有一批以为园区内工业污染治理服务的环保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环保产业园中园。本文主要从园区内利益相关方循环互动以及其中的资源要素组织供应的角度分析中国环保产业园创新链的主要薄弱环节。

  (1)政府的扶持与监管

  政府在创新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制定创新政策、构建知识配置优化机制等方式,统筹政策、资金、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用于促进和保护技术创新。中国近年来无论是科研、创新等领域的政策完善、资金投入还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大量的投入和进步,但是,这对于环保技术创新来说还缺少了一个环节——促进稳定市场形成的政策。

  如前所述,技术创新必须面向市场。一般而言,环保行为在理性生产行为中并非一个具有内在动力的行为,必须通过外部政策驱动才能使其内化。同理,环保产业是具有一定公益性的政策主导型产业,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或缺。除环境污染状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等宏观要素外,政府补贴、财税制度的制定等都将直接影响需求市场,而特定发展阶段内政府所制定的行业排放标准的完善程度、环境执法的力度都将影响排污企业对环保技术的需求。因此,在创新链构建过程中,政府的着眼点不应该只在供给侧给予扶持,还应该通过有效监管挖掘需求侧的潜力。

  如果市场不稳定或难以预期,则技术创新发展的路径必然受到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环保领域已有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技术装备、工艺及管理经验。为应对日益紧迫的治理需求,弥补技术短板、短期内国外优秀技术装备的引进仍将是提高我国环保产业综合技术装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排污企业持续处于在各类命令控制政策下突击完成技术升级工作的状态,则我国环保产业自身技术集成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很难从引进技术逐步转换到自主创新的道路。如果通过建立适当长时间的达标进度规划和给予足够的补贴,则更能扶持我国环保技术创新创业的力量。例如实施多年的环保电价使得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

  (2)企业间协同(集聚)

  产业的发展越来越看重集聚效应,同样技术创新也从原来的完全依赖自身创新开始走向协同创新、集聚创新。这包括同类企业共同研发,更多的则是供应链上互为补充的多个企业的协同创新。例如生产企业和清洁生产技术企业的集聚协同、排污企业和污染治理企业集聚协同,更能促进技术创新,同时也使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升级。

  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或集聚创新对于复杂的环保产业领域尤其需要。环保问题往往同时涉及同一个排污企业多种污染物的处理,区域内污染物在多种介质之间的迁移处理,环保设施也是来自材料、试剂、设备、设施、软件系统之间的搭配。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一个综合环境问题,拥有不同环保技术的企业需要协同创新,也需要协同发展业务,才能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随着排污标准的不断升级和环保治理的不断深化,对于环保技术企业通过有效的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发展提出了更强烈的需求。而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以及竞争意识过强、合作信任氛围相对较差的情况,使得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还需要政府组织和各类协会、平台等中介组织的有效推动。

  (3)产学的研发互动

  目前,我国的环保技术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或装备;另一类是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由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总体技术研发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高端材料等方面,采取技术引进后仿制的模式较多。自主研发多集中在适用于我国具体治理需求的特殊工艺设备、基于技术引进的改良性再开发等,高端技术的研发成果相对较少。

  从技术研发的承担主体来看,中国目前环保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中小型企业居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较少;受企业规模、资金、人才、市场等因素制约,企业科研能力与研发资金配套尚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研发人员,特别是经过系统教育和培训的研发人员奇缺,研究团队、研究经费、研究的支撑条件都无法满足系统性技术创新和转化型研发的需求。中国技术研发主体的这种特点导致技术成果多集中在大学与科研院所,而应由企业充当主角的技术研发到产品开发的循环系统则难以顺畅运转,很容易陷入“技术死亡谷”。如何加强产学的研发互动,使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得到科研机构更充分的支持,同时使得科研机构的研发方向更加贴近现实市场需要,不仅是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大多领域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已经在各类科技计划、研发计划中鼓励企业申请科研项目,但是如何更好地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合申请,强化应用示范,在科研项目执行期内产生良好的产学研发互动,还需要进一步的管理机制支撑。而日常人才支持方面,尽管当前中国开始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但是还没有明确的保障措施来解决此类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4)银企合作

  企业研发的新技术工艺装备的应用与市场化推广需要较长的周期,尤其在环保领域,新技术在实际工程领域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适用性、治理效果、稳定性、安全性、操控性、初期建设成本、运行成本、运营管理等多个要素。在此过程中,初期的资金投入较大,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产业园区创新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如何加强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利用政府投入撬动更多资本投入,适度分担环保技术产业化的早期风险;另一方面,更需要联合金融机构,形成更长效的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包括利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或者建立相关研发成果市场转化后的商业价值的分享机制等。

  (5)中介平台构建

  保障环保产业园创新链顺利运转的中介平台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利益相关方循环互动关系,包括企业协同创新关系、产学研发互动关系、银企合作关系等。这些中介平台不能只是简单的信息分享,更重要的是通过中介平台切实形成一定数量的利益相关方联盟的实际业务互动,特别是常态化的、长效的互动机制,最终形成一种创新创业发展的氛围。

  中国当前并不缺少各类中介平台,但是缺少真正能够促使平台服务对象形成深入关联关系并创造商业价值的高质量的中介平台。

  关于中国环保产业园创新链构建的建议

  首先,需要严格环境管理政策,通过监管形成更稳定的市场。一方面继续加强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健全,加强执法,倒逼排污企业的技术升级。政府应尽早明确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中长期目标,使治污企业、科研院所以中长期市场需求为靶向,有足够的动力和时间投入基础研发与示范应用。另一方面坚决执行环境治理的效果导向考核制度,使治理效果可靠真实的优良技术可以体现其市场优势,而不被一堆低廉的应付型技术工程淹没。

  第二,加强企业间协同创新发展。建立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切实形成集群形态。一方面对于尚未形成链条的部分招商可以补链的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通过联盟等方式在产业链互补的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合作形成系统的或成套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共同争取更大规模的项目。例如有的环保产业园通过政府组建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园区内不同细分领域的环保企业,提供咨询、诊断、解决方案及实施、检验检测、技术设备、风险管理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服务,通过技术库进行环保企业的虚拟集聚,快速筛选对接市场项目;进一步建立企业联盟,将外部企业资源与本地企业资源整合,搭建虚拟的创新集群,让外部的龙头企业带动本地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第三,强化产-学研发互动。(1)合作开展科研项目。通过产业联盟、联合研发试验平台等的建立,推进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基于企业的现实需求,利用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研平台与企业在技术的产品化再开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帮助企业迅速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2)公共科技研发平台。科研院所与高校拥有较多高端科技研发装备、设施与专业科技人员,这也是企业往往急需但不具备的科研条件。可通过有偿使用、成果共享等模式创造条件搭建公共平台,实现技术研发资源的高效共享。(3)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校层面,原本就承担着各类环保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学生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企业科技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为企业科技人才的储备提供有效支持。(4)人才共享。以学校为主体,建立校企人才共享机制,根据企业需求派驻关键技术研发骨干,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化过程,缩短科研与市场的距离,弥补中国企业难以维持专门研发团队的短板。同时配套相关政策规范相关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共享、收益分配等问题,保障派驻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四,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开展。( 1 )政府应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与必要的扶持。包括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竞争性科研基金、政府主导的第三方技术评价平台、对于创新型企业或项目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等。重大应用型研发项目应尽可能交由企业主导,或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承担。特别地,可针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过程中试行并取得较好效果的科技成果,进一步完善其成果转化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企业资金配套等)、事前立项事后补助机制等相关政策,利用政府研发资金撬动企业相关研发投入。( 2 )搭建公共研究中试平台。新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实际工程应用成功范例,短期内难以直接用于实际工程。但中小科研主体往往不具备开展一定规模中试的能力。政府应该建立公共中试平台,为此类中小科研主体提供便利条件与场所,促进科技成果的实用化验证。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权威第三方应用评价机制。开展研发成果在第三方平台的试验性应用效果评估,形成权威性评估报告并发布,为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条件。

  第五,建立更灵活的银企合作机制。一方面发挥政府基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前期投入必不可少,但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应发挥政府各类技术产业化相关基金的杠杆作用,促进引导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的参与。另一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价值评估机制,为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提供有力保障。最后,可以通过环境服务合同、节能合同等方式开展抵押贷款或投资业务,使金融机构通过分享研发成果市场转化后的商业价值等方式回收资金,为环保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更多元的资金获得方式。

  (本文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专项:“大气环保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发展政策及应用研究”基金支持,项目编号:2016YFC0209304)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18年第12期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社会、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分享
0相关评论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834016

商务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E-mail:webmaster@e20.com.cn

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25号楼,邮编100195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20环境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