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海湾水清岸绿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座谈会上,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以其独特的“海洋魅力”吸引了与会人员的关注,成功入选全国三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之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大鹏新区也走出了一条“两山”转化路径,在保护美丽海湾的同时,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五大制度体系让大鹏生态文明建设有保障今年截至目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PM2.5年均浓度降至14.2微克/立方米,远优于欧盟标准;全市率先并提前三年半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消除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污水收集处理率从新区成立之初的不足10%提升到98.3%;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100%达标;超额完成“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任务目标,环境质量均优于污染防治攻坚战控制目标值。这一张张高分考卷靠的是大鹏新区“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早在2015年,大鹏新区就编制了《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成为全市第一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的区级改革方案。快马加鞭的大鹏新区又对标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了《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并制定年度计划,通过实施52项改革举措,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当前,大鹏新区已初步构建了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生态产业化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制度体系:包括以宣扬生态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体系,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及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五大体系的构建,让大鹏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强大的后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项全国率先开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结硕果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落实,大鹏新区未曾止步,以“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定位,创造“五大率先”。率先推出全国首张“编实”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与负债表体系,现已完成2015年~2018年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其中核算得出2018年大鹏新区自然资源总资产为856.25亿元,包含实物量资产401.97亿元和生态系统服务资产454.27亿元;率先形成全国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七大类共计42项指标;率先建立全国首例任期生态审计制度,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模式;率先探索和实践货币化生态补偿政策,直接受惠原村民1.6万人;率先打造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平台,相关做法和成效成为央视、凤凰卫视摄制纪录片重要题材。每一个“率先”的背后都有着大鹏人自我革新的勇气,而这一份份勇气的汇聚,让大鹏新区改革成效亮点纷呈。在社会参与方面,创新设立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机制。在展示资源价值方面,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综合衡量原有自然资源的价值减损量和开发完成后的项目效益,计算自然资源开发使用过程前后的综合成本。在破解生态难题方面,引入司法手段,创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据悉,该司法鉴定所于2018年揭牌,是国家有关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评定实施细则出台后,全国首批建立的三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之一,破解了环境损害诉讼中取证难、鉴定难、诉讼难等难题。同时,完善监测体系,建成全国首个区县级全要素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对大鹏新区环境质量进行自动监测监控,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情况“一张图”效果。在生态安全方面,创新性构建海陆统筹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定期评价体系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用于识别制约大鹏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条件并对其进行综合管控。
完成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破困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让大鹏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先后获得一个个荣誉称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然而,以生态立区为本的大鹏新区并未满足,在取得一系列荣誉之后奋楫争先,开拓新局面,再攀新高峰。作为拥有深圳市最长海岸线的辖区,在做好陆地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加强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响应生态保护的时代使命,推动建成深圳“美丽海湾”。在海洋碳汇核算指南编制专家研讨会上,大鹏新区率先提出的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得到了专家组的认可。这就意味着深圳市破解了过去“海洋碳汇的核算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方法和相关标准”的局面。据介绍,上述《指南》在依据《国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深圳市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的主要原则基础上,根据大鹏海洋的实际,筛选出红树林、盐沼泽、贝类、藻类及浮游植物等7个碳汇类型,11项碳汇指标,并明确了其数据来源与途径,确认适用核算的17项排放因子取值,构建了核算方法和质控指引以及滨海地区海洋碳汇核算的示范模板。《指南》对海洋碳汇核算的适用条件、核算类型、核算边界的确定、核算方法、活动水平数据收集格式及来源、排放因子的确定方法、统一报告格式、不确定性分析及质量控制相关要求,均具有详细易操作的指引,改善了传统碳汇核算复杂且门槛高的问题,能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大鹏新区年度海洋碳汇的持续核算,并构建大鹏海洋碳汇数据体系。“通过编制《指南》,可以促进大鹏新区海洋资源碳汇资源市场化、规范化建设,有效促进海洋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进程,为大鹏新区开展生态转移支付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局长洪晓群说道。
特色产业助力湾区生态经济显雏形“十三五”期间,坚持稳字当头,在巩固能源产业龙头地位同时,努力培育以生物、旅游、海洋为重点的特色高端产业体系,将生态产业化融入美丽海湾建设进程中。据统计,2019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94.05亿元,占GDP比重达55.2%,其中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为164.69亿元,占GDP比重为46.9%,全区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当前,全区生物产业与海洋产业在“绿色发展引领、体制改革保障、创新驱动发力”发展战略的实施下已初步形成了以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国家基因库、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和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等为基础的“一核一库两园多平台”的产城融合新格局。截至目前,落户大鹏新区的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及海洋生物产业企业及机构已近百家,绿色经济收益显着。其中2019年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0.99亿元,增长521.6%。据悉,深圳市56处沙滩,大鹏新区则坐拥54处,海域总面积达305平方公里,岸线长度超过128.12公里。不仅海洋资源丰富,绿地资源也同样丰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7.58%,湿地保护率超过30%。这些先天优势为大鹏新区高速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基础。在围绕“全域旅游”实施战略,以“抢抓东进战略,旅游率先发力”的战略定位下,已形成了“一体两翼、全域融合”的旅游产业布局。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2019中国最美县域等荣誉。其中,大鹏新区所城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玫瑰海岸获评大鹏新区首家国家AAA级景区。辖区年接待游客及旅游业总收入分别突破一千万人次和50亿元。与此同时,大鹏新区抓住机遇,“向海发展”,实施“海洋强区”战略,探索建设海上试验基地,扩大产业孵化空间,重点培育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游艇帆船等高端临海产业,努力成为深圳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支点。目前已淘汰拆解“减船转产”渔船316艘,超额完成深圳市下达任务,推动海上传统养殖向旅游观光业转型。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游艇及设备展览会,意向成交额达两亿元。
建设生态产业化发展示范区启新篇为高规格建设成为生态产业化发展示范区,大鹏新区研究实施“2+3”的“第五产业”发展模式,即以海陆生态要素统筹利用为基础,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模式。(其中“2”代表大鹏新区海域和陆域两个空间主体的生态要素,“3”代表第三产业。)“该模式很好地拓展了生态资产的空间带动能力,延伸了生态功能空间承接链条,让生态产业化大踏步向前迈进。”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大鹏新区还根据现有产业布局,针对性打造生态产品,包括:针对具有先发优势的清洁能源产业链,打造“海湾+清洁能源+高端论坛”国际中心;以森林保育为核心与生态康养服务有效结合,打造大鹏半岛“森林康养基地”;以海岛保护性开发为主体实行新区“海岛—海域—岸上商圈”发展共同体战略,补齐生态资源单要素利用短板;利用辖区优质海域与气候优势,将大鹏岸线、海水资源作为空间整体,打造统一的帆船、帆板业态产业链,使大鹏新区的绿色经济生机盎然。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完成大鹏新区生态产业化的试点和机制设计;2025年形成全域生态产业化运行模式;2030年将大鹏新区从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极核”打造为“生态产业化高地”。同时,为落实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要求,大鹏新区结合机构改革,探索建立涵盖自然资源价值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大鹏新区经济评估体系,在创新大潮中开启新篇。
结合辖区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研究成果和辖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负债表编制研究成果,对现行各项成本评估项以及现行GDP核算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核心的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项和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核心的绿色GDP核算内容,实现对大鹏新区经济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评估。步履不停,追求不止。据了解,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还组织开展辖区海岸带区域全覆盖生态环境评估与监管研究。对辖区海岸带区域进行空间全覆盖、生态环境全要素、社会经济状况多维度调查和监测,摸清现状条件,增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联动性与协调性,为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利用提供示范。“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大鹏新区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开展大鹏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研究,建立大鹏新区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在“双区驱动”的大背景下,大鹏美丽海湾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环境要保护,经济要发展,生态大鹏,逐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