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之多,博天环境引入的国有资本终于尘埃落定。
7月22日,博天环境公告披露,博天环境拟向中山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汇集团”或“中汇”)非公开发行1.24亿股A股股票。中汇集团拟以现金全额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登记于中汇集团名下之日起,中汇集团持有公司股份将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3.73%。
“我现在需要沉下心来,花更多精力,回归公司业务及管理上来。”2020年7月28日下午3点,在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天环境”或“博天”,603603.SH)一间面积不大的会客室里,赵笠钧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与一年前记者对他的那次独家专访相比,他的气色并没有多少改变,依然显得精力充沛,每天都在高速运转之中。
彼时,赵笠钧表示,“博天资产负债率高,有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伙)业务结构特点,也有我们一直坚持为未来花钱,坚定投资布局新业务,甚至能占到某些年份利润的50%以上。”
不过,随着去杠杆推进以及作为支柱的环保PPP项目调整,博天环境开始面临流动性危机,业绩大幅下滑,同时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下调,收购计划折戟等等一系列事件都在冲击着这家民营环保上市公司。
赵笠钧将此次危机视为博天成立25年以来所经历跌宕起伏中的一个缩影。其实过去的25年,博天面临的生死考验不止一次。“不管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还是自身成长到一定阶段,积累问题的爆发,本是很正常。以前咬咬牙就扛过去了,但现在博天是一家公众公司,困难、问题都会被公开甚至放大。”
从公司上市到流动性出现紧张,再到引进国资进行混改,赵笠钧在回朔整个过程时,也在反思其中的问题,比如金融环境宽松时过于激进的企业策略。但也有无法通过企业主个体反思得到解决的问题,比如国企与民企贷款利率的差别。
陷于危机重重的博天引入国资战投一波三折,此番能否突出重围?外界有诸多猜想。
但在赵笠钧内心还是坚定相信博天会渡过难关的。“因为任何组织生长进化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困难和反脆弱的挑战,受到的冲击越大,反作用力也会越大,可能给你再次出发的回弹力量也会更大。”他说道,历经困境之后,今年博天大幅调整了业务结构、人员结构及费用结构等,成本费用有大幅降低。
直至今年7月迎来转机。不久后,博天实际控制权将会转移至一家国资平台:中山中汇集团,成为环保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又一个案例。
赵笠钧透露,博天混改后,中山方面会委派董事长、法人代表,还会派财务总监过来,在与中山国资谈的很多事情上,大的原则方向是很快达成一致的。“他们希望设立联席董事长,以更好的体现对团队的重视。”
这也许是赵笠钧在博天混改后的新职位。
突围300天
去年至今,博天已历经300余天突围战。
在这段时间,赵笠钧低调了很多,作为博天环境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担任一系列职务的赵笠钧对于各种活动近一年来“能不参加的,尽量少参加了,不再去各种场合发表公开演讲”。
2020年伊始,一位博天内部知情人士曾用“生死攸关”四个字向记者形容彼时博天所处的困境。2019年博天环境实现净利润-7.2亿元,同比下降489.74%。上年同期盈利1.85亿元。2019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亿元,同比增长45.47%。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说,“引进国资战投是博天要走好的关键一步。”
不过,选择谁、接受谁,以何种条件合作,一直都是未知之数。但在薛涛看来,博天引入国资是可以期待的。“毕竟博天是一家在工业废水治理领域比较优秀甚至是国内最领先的公司。”
而且从整个行业看,目前排名前25的环保公司,仅剩下3家非国有控股(盈峰环境、岭南股份和博天环境),其中前两家均是广东企业。所以从供给角度看,能拿来被混改的、可选择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未来环保公司要想获得更多机会,市场化挑战会越来越大。
“所以有很多央企国企找我们,博天本身对他们也是稀缺资源,他们更青睐于收购博天这样收入规模更大、有技术积淀的上市公司。而且彼时股市跌的较低,是资产价值低的时候。”赵笠钧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很多央企国企找上门来,尽管探讨过多种方案,但因大股东尚在限售期,都绕不开控股股东股权限售问题。一些央企有别的目标,便会另择新机。”
一些地方国资平台也投出了橄榄枝。
山东、广东、江苏、广西、湖北等地国资都是博天的选项。这些地方既是经济总量大省,亦是环境污染结构复杂、治理需求比较旺盛的省份。
“找过我们的地方国资就有六七家,仅山东就好几家。”赵笠钧告诉经济观察报,博天在水业关联的环境产业布局下,保持工业、市政双轮驱动,尤其工业水处理上有行业领导者地位。地方国资有资金优势,更有非常现实的环境治理需求,而且希望建立比较友好的机制安排,更好发挥和调动团队积极性。
今年6月,博天公告称拟引青岛融控解困,实控人拟变更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资局。但此后双方并未达成相关正式协议。
赵笠钧对此解释称,“其实我们与广东中山接触更早,但过程中,青岛国资也比较积极,山东还有几个国资平台也找过我们,希望能把意向定下来。博天也如实告知了青岛融控在与其他地方国资商谈。所以和青岛签署的框架协议并没有约束力。”
“而博天牵手中山国资,是双方共同的选择。2020年博天将迎来一个重大转折点。”他说。
反思
几经波折,终迎转机。但赵笠钧和团队也在不断反思。
市值曾达200亿元的博天,为何会行至此般境地?大环境上,环保产业在资本市场骤然遇冷,当下整体仍处低谷,资产负债率和财务费用率仍呈上涨趋势。2017年-2019年,博天环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01%、79.97%、87.4%。
赵笠钧坦言,“其实博天所有问题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就是缺钱。”在去年10月“绿债”问题曝出前,博天就已还了11.9亿元银行贷款。此前陆续被抽贷断贷,压缩了博天流动性。
“我们一些流动性贷款投在一些长期PPP项目上,业务本身决定项目资本金20%、贷款80%,总需时间回报。但去杠杆来的太猛,PPP项目涉及边界、范围比较复杂,我们账上放着数亿元受限的项目资金,但项目推进慢,资金难以快速回笼。到去年底,我们账上还有8亿多现金。一是缺钱,二是放着现金不能用。”他说。
这透视出一些政策问题,比如PPP项目推出来,相应要有一些配套政策,PPP项目融资,更重要的是政府信用,只要银行认为政府信用是可以的,其实给这些项目融资,就应该是政府的信用背书。但从银行角度,最终还是体现在了企业所有制的差别上。
赵笠钧介绍,通过政府平台发债,国有融资即使无担保,成本也较低。但对于民企,同样是政府信用的项目,就因所有制差别,银行给的放款条件、利率,与央企国企比,差别就大了。
早在2017年下半年,赵笠钧就提出PPP是“毒资产”的观点。
当时在上市完成后,博天管理层坐下来曾开了一周会,很理性地分析PPP模式,赵笠钧认为这是“毒资产”,环保产业很可能会经历断崖,但当博天团队走向市场、放眼望去时,几乎全是PPP业务,似乎不跟进,就很难获得机会。
理性和现实之间很难找到平衡。“因为当时拿到太多项目,放大了杠杆。但拿不到项目,也面临生存问题。”在赵笠钧看来,很难去评判对与错,只能说在企业生长进化过程中,这是必须要经历的。
“所以我们也不去抱怨,只是大家所处环境、行业过去所走的模式是这样的。今后我们不仅有当初的理性分析,也有惨痛教训,这就变成了我们的智慧。”赵笠钧说,现在博天团队深刻认识到了追求更有质量增长的价值,更加重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而非在市场机会上跟风。
对于这两年环保民企反向被混改,赵笠钧认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民企需要国资支持,而国企希望通过股权结构调整,带进民企基因机制,延伸业务链。但在不同所有制融合过程中,彼此会出现一些不适应,这很正常。
他判断,环保产业会朝着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向整合。民企此番突围,只有顺势而为,才能获得更多资源。但这种顺势而为,并不意味着滑落,是要御浪而行,借助国资背景,为自己提供资金资源优势,但仍要保持团队活力和市场化机制。特别是上市公司,如果要持续健康发展,你的动力系统要好,刹车系统也要好。你既要有创新活力,亦要有系统性风险管理。
“而这轮混改,国企的系统性风险管理会对民企过去快速、不够理性的发展形成某种制约。民企亦需更理性看待不同所有制的优劣。不要把混改变成收编,否则,很难创造出一个新的更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精英企业。”他说。
引战背后:为何是中汇?
在引战过程中,有不少国资在博天选项范围内,博天也在观察各方效率及方案合理性。
但为何最终花落广东?
“其实就是因为广东对于混改的理念、资源配置效率、方案合理性上更有优势,进展更快。”赵笠钧的体会是,广东从一开始在程序各方面比较成熟和严谨,整体营商环境、对民企的理解,都较符合博天的价值追求。确实广东已形成了环境产业新的高地。
不仅如此,中山给予了博天团队更大授权和支持。“我们管理团队还是主要的股东,有很大比例的股权,我们通过了表决权的委托或放弃。中山成为控股股东。这让团队更大限度保留了股份。所以综合比较下来,与中汇合作是一个最好选择。”他说。
中汇集团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本20亿元,是中山市委、市政府对原中山公用事业集团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整体上市而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截至2019年底,中汇集团总资产221.67亿元,净资产160.8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7.45%。近三年(2017-2019年)其各项财务指标稳步增长,累计实现营收64.75亿元,净利润(归市属)11.65亿元。
中汇集团是中山公用的第一大股东,目前占股48.29%。中山公用本身是做水处理,以前主要服务于中山的水务项目,90%业务收入来自中山。
中汇希望走向全国,而博天从一出生就在全国市场布局。正因为有中山公用,中汇对环保行业也有很深的思考和理解。这种理解体现在,一是沟通上比较容易,二是中汇对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有基本的认识和想法。
“中汇一开始就很清楚环保产业和市场,它看到了水的产业链更长,也看到了博天在工业、市政领域保持双轮驱动。它也理解目前国内环保水务公司不同程度都有局限,有些市政强、工业弱。中汇既有中山公用,再加上博天,未来若再进一步整合,那就很可能像威立雅、苏伊士,成为一家在工业、市政都保持很好布局的公司。”赵笠钧讲道。
中汇也看到了博天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国有、外资、民营,这成就了博天独有的包容文化和现在多元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团队以及核心技术能力。赵笠钧认为要真正打造一个世界级环境企业,就必须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而粤港澳大湾区又是一个非常外向型的经济。博天过去也做过很多海外项目。“在这一点上,中汇是看的很清楚的。”
选择一定是相互的。“很多央企国企来找博天,但我们并非跟每家都谈的深入。中山国资看到的是问题背后的价值,认为博天是一个资源承载力强的公司,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团队,看到国资给予支持之后博天再出发的能力和重返战场的价值。所以权衡之下,我们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赵笠钧告诉记者。
接下来博天将和中山国资开展下一步合作。
赵笠钧表示,“我们的对彼此的信心期待还是蛮多的,博天和中汇的方案包括有定增安排,定增完成可以为上市公司补充8亿元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我们也在通过处置资产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
今年下半年,博天的业务会有一些战略性调整。赵笠钧表示,博天将定位在工业和工业园区的排放性治理及资源回用。在城市水环境上,博天将定位技术解决方案和建造管理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重资产部分出资很可能会通过中汇、中山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