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河流,一头连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的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近日在京举行的“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与会者认为,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来我国水环境治理应加大投入,在构建跨流域、跨区域协同治水新格局的同时,发挥水务企业的专业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环境的需求。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
■在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
黑臭水体治理是碧水保卫战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水十条”明确的2020年底必须完成的任务。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介绍,目前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建成区共有黑臭水体2899个。截至2019年底,全国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86.7%,其中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消除比例为96.2%,其他地级城市消除比例是81.2%。数字背后意味着,在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
从近年治理历程看,2015年,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将“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作为重要内容;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2018年,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到2018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要高于90%,基本实现长治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著提高;至2020年底,各省、自治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建成区尽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在治理政策方面,水环境治理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8年起,中央财政支持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分三批次支持60个重点城市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确保到2020年底全面达到国务院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目标要求,并带动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实现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的目标。同时,各级财政把包括黑臭水体治理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水环境治理资金使用比例不断提高。如浙江省各级政府削减的“三公”经费,全部用于治水;2018年以来,广东省汕头市本级财政已拨付两潮练江流域综合整治资金27.6亿元。
“这几年我们会同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总体取得了积极进展。”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说:“黑臭水体这一仗打得很辛苦,成效也很大。黑臭水体周边老百姓获得感很强,城市发展水平提高了,还拉动了经济增长,实现了多赢。”
构建跨流域、跨区域协同治水新格局
■未来我国水环境治理应加大投入,凸显跨流域、跨区域、跨专业特点,发挥水务企业专业优势,打造以人民满意为核心的服务模式。
与会者认为,虽然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但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管网建设不足、面源污染严重、地方存在治标不治本等问题。有鉴于此,未来我国水环境治理应加大投入,凸显跨流域、跨区域、跨专业特点,发挥水务企业专业优势,打造以人民满意为核心的服务模式。
“黑臭水体整治涉及大量投资,光污水管网就有1万亿元的投资缺口。如需彻底解决河道水环境质量的断面达标,仍需总计3—5万亿元的投入,按目前的投入水平需要3—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王凯军告诉记者,从改善水环境发展的路线图看,我国黑臭水体治理需要完成黑臭源头治理、溢流污染控制、断面达标和资源利用等三个不同阶段的任务,可谓任重道远。
“未来水务行业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城市、一个污水处理厂的问题。”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斌说,长江大保护和黄河大保护政策的提出,使全行业面临全流域统筹、协同治理的新挑战。
“从污水处理厂到一条河,环境治理由点及面。但点和点之间需要系统,需要集成和新模式,需要新串联、新制度,还需要新技术、新产业来进行配套。”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告诉记者,以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为例,由于长江大保护涉及9个国家部委和11个地方省市,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要对接、统筹多方政府部门,打通各个环节。
“长江大保护不能只做一个片段性、阶段性的工作,而要以中医的理论系统治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峰表示,在过去两年的治水过程中,发现7872公里的管网中缺陷达33万多个,还发现了条块分割,协同不足,区域、流域、干支流、左右岸、上下游等缺乏统筹等问题。为此,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坚持厂网一体、厂网河湖岸一体的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聚焦“厂网河湖岸一体”水生态系统综合治理。2018年,集团首先选取长江中游的4个中等城市开展先行先试;2019年起,拓展至上下游的12个市县,继而全面铺开。截至今年5月底,集团已累计落地投资708.5亿元,预计今年落地投资额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共抓大保护’的这个‘共’字对我们很重要,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分工不一样,履行的责任也有所不同,各方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情,我们发挥组织协调、带动引领作用。”赵峰介绍说,目前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建立了“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已拥有92家成员单位,业务范围涵盖规划设计、投资运维、建设、金融等各个方面。联盟各单位“术业有专攻”,发挥各自专业的力量。
“水务环境服务领域目前有五支力量,分别为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市场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总裁李力说,当前进入环保领域的大型央企数量已超过50家,接近央企总数的一半。省级地方国企平台公司已达24家,有超20家民营环保企业引入国有资本。
“水务行业的本质是服务业,伴随着人民对美好环境需求的提高,水务行业应回归到服务上来。没有让人民感知到幸福感,就不是好的服务,我们的服务模式应以目标客户的感知为核心。” 傅涛表示,无论所有制有何不同,未来水务企业都要符合市场方向,以人民的感知为出发点,营造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美好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