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有何目标?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来看这份专业解读

   日期:2020-06-18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2225     评论:0    
核心提示:  6月18日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草案正式开展为期30天的社会公示。  那么,这份历时近一年编制的规划主要是为了实现什...

  6月18日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草案正式开展为期30天的社会公示。

  那么,这份历时近一年编制的规划主要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未来的示范区将是什么样子?

  6月17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给出了答案。

  “规划是发展蓝图,也是达成发展目标的路线图。说到底,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要解决走怎样的路、实现怎样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要通过编制规划,明确示范区的发展模式,确立发展目标。”张忠伟表示,规划要表达的,就是示范区要以“一体化”为驱动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要以“两个率先”为路径,实现“一田三新”的发展愿景。具体来说,就是率先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将示范区打造成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张忠伟指出,具体要保障实现四大发展愿景:

  一是要保障建成“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

  “示范区不是传统的造城思路,也不是过去的开发区模式,它是一体化发展的国家试验田,要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来促进要素流动、拓展战略纵深,提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增强全球资源吸引力。我们要通过制度创新来为示范区定规则、立标准、开新路。”他表示,要达成这个目标,两省一市就要共绘一张蓝图,把空间战略、区域协同、边界管控的规则、标准明确下来。规划草案的形成意味着“统一规划管理”这一创新性制度的初步建立,今后将在示范区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平台管实施、一套标准管品质

  二是要保障建成“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

  绿色是示范区发展的底色,示范区的生态基底是一块“世界级的料子”。示范区现状河湖水面率达20.3%,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湖荡有76个。“怎么通过规划来锚固生态基底、厚植生态优势、扩展生态容量,是规划特别关注的问题。”他透露,规划中提出,示范区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8%左右,先行启动区达到75%左右,这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规划河湖水面率要从20.3%提升至2025年不低于20.6%(新增的河湖水面空间超7平方公里),通过联通河网湖荡,实现活水畅流。

  三是要保障建成“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

  创新是示范区的亮点,示范区要依托优美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更大范围区域一体的产业创新链,实现“有风景的地方就有创新经济”。规划中提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由现状3%左右提升至2025年3.5%,2035年要达到5%。单位建设用地产出(亿元/平方公里)由现状4.8亿/平方公里提升至2025年8亿/平方公里(5年时间提升近70%)、2035年达到15。目前已经落地在建的英诺赛科、京东方等项目,还有华为研发中心等项目都将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同时,规划的重头戏是提出在先行启动区打造“一厅三片”的集中示范。一厅,即水乡客厅,以诗画江南、水乡基因、创新聚落、蓝色珠链为总体意象,植入文化交往和创新服务功能,布局建设多样的创新聚落空间。三片,即谋划建设好三个承载高端创新功能的片区,即西岑科创中心、高铁科创新城、祥符荡创新中心。

  四是要保障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示范区要有所作为,必须以人为本,亲近人、吸引人、留住人,让各路人才近悦远来。规划中特别强调要打造高效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张忠伟说,目前,贯穿示范区全域的沪苏湖高铁已经开工,通苏嘉甬高铁目前正在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十四五”开局具备开工条件。同时,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也正在研究两省一市轨道交通的具体衔接问题。

  张忠伟总结表示,规划主要是为了保障实现上述这四大愿景。同时,这四大愿景也正是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示范生”要交出的答卷。


 
分享
0相关评论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834016

商务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E-mail:webmaster@e20.com.cn

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25号楼,邮编100195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20环境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