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肖建军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
相关阅读:
刘友宾首先通报了生态环境部部署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三线一单”、 持续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及创新监管方式做好医疗污水收集处理监管工作等有关情况。他说,生态环境部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做好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生态环保工作,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坚持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扎实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组织31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两个梯队加快推进“三线一单”工作,第一梯队12省(市)中,6省(市)“三线一单”陆续通过省级党委政府审议,第二梯队也已组织完成初步成果,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发布实施。今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收官之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确保到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持续做好医疗污水收集处理监管工作,不断创新监管和帮扶方式,全国医疗污水均严格落实消毒措施,收集处理平稳有序。
柏仇勇就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和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作简要介绍。他表示,2019年,生态环境部系统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首次将海洋、地下水、排污口、水功能区、农业面源、温室气体等要素纳入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通盘谋划,出台《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编制完成《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送审稿)》,完成“十四五”国家环境空气、地表水、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优化调整,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排污单位、运维单位等开展监督检查,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先锋队。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全国1940个国考地表水断面中,Ⅰ类-Ⅲ类比例为74.9%,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向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7%,同比持平;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全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经初步核算,201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1%,完成年度预期目标。
在回答记者关于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进展情况时,柏仇勇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十三五”期间陆续出台了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执法垂直改革、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等三个文件,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能力、运转效能、数据质量、支撑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国家空气质量预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健全监测责任体系、网络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评价应用体系、综合保障体系,筑牢生态环境管理“顶梁柱”基石。
在回答“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规划问题时,肖建军表示,从2019年开始,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十四五”国家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优化调整工作。国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点位数量由1436个增加至1734个,监测的地级以上城市由337个增加至339个。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断面数量由2050个增加至3646个,并重点加强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十四五”监测规划将重点从理顺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优化监测网络、深化业务体系、强化新技术引领、提升监测能力等方面协同发力,全面推动国家、区域、地方的监测能力和水平提高,全面激发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动能,有效支撑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有记者问到今年六五环境日拟开展的活动,刘友宾表示,6月5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中央文明办在京举办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届时将揭晓“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2020年度十佳公众参与案例、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展示生态环保摄影、书法、国画大赛获奖作品。此外,将聘任2020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推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供社会各界在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中免费使用,广泛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同时,将公布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举办地。六五环境日期间,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也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