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节能在近两个月时间里接连入主两家环保企业——国祯环保、铁汉生态,消息热度居高不下,挑动了一根名为“易主国资”的神经。国资“组团并购”的背后,是以流动资金为媒,搭桥环保,盘活企业资产,稳行业发展;也是以资本撬动为契机,参与瓜分环保万亿蛋糕。细数之下就会发现,环保行业内部的竞争已然变了风向。已经有机构预测,2020年环保产业营收总额有望超过2万亿。
中国节能在近两个月时间里接连入主两家环保企业——国祯环保、铁汉生态,消息热度居高不下,挑动了一根名为“易主国资”的神经。
国资“组团并购”的背后,是以流动资金为媒,搭桥环保,盘活企业资产,稳行业发展;也是以资本撬动为契机,参与瓜分环保万亿蛋糕。
央企和国企逐鹿环保市场,大部分都是“资本+技术”的结合,以控股和参股的形式,延伸到了整个环保领域,尤其是目前环保产业的两大支柱——固废和水务。
说起各地环保企业与国/央企的交集,虽然剧本不同,但是剧本的走向都是差不多的。细数之下就会发现,环保行业内部的竞争已然变了风向。
中节能入主国祯环保和铁汉生态,分别占股23.69%(表决权股份29.95%)和超过20%(预计)。
中交集团旗下中国城乡收购碧水源10.18%的股份,此后通过定增,目前中国城乡及其一致行动人占股比例为22.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通过湖南航天收购凯天环保,目前凯天环保的实际控制人占股46.79%。
北京市朝阳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通过北京朝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入主东方园林,其表决权占股比例超过20%,成为实际控制人。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省级能源企业),通过浙江能源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锦江环境29.79%的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
雄安新区管委会、雄安集团、清华大学、清华控股集体参股启迪控股,实际也可以视为雄安系和清华系共同持股,通过启迪控股并列成为启迪桑德(现更名为“启迪环境”)的大股东。
无锡市政集团入主中金环境,实际占股比例达28.78%,表决权比例为29.23%。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通过国润环境(更名“四川发展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清新环境25.37%的股份。
中建集团,通过北京中建启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对环能科技的控股,占比28.07%。
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占三聚环保的股份比例为6.3%,其占股40%的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三聚环保32.34%的股份。
纵观2020年3月31日,国资委公开的央企名录,共97家企业,有50多家涉足环境领域。其中能看出与环保有直接关系的就包括: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大唐集团、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三峡集团和其下属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环保在线曾开篇深挖两大集团背后的的庞大生态环保“朋友圈”,在此就不赘述了。
中国能建旗下的葛洲坝集团,除了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领域的成就外,切入建筑垃圾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再生资源等领域的能力毫不逊色。
中广核,核电领域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华龙”系列核产品、核技术在国内外都是独树一帜。
即使是看上去没有直接关联的,其迈入环保领域的脚步也丝毫不慢。
例如:
中石化内部有大量工业废水处理需求,目前在水务、固废、大气、环境修复等领域均有参与。
五矿集团,围绕金属矿产核心产业,砸开了一条通往矿渣、钢渣再生利用的环保道路。
我国主要的电力集团,基本都有自己专攻大气治理的子公司,例如国电龙源、华电科工、大唐环境、远达环保等。
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神东煤炭、准能集团等主动探索环境修复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综合治理。
中国船舶集团,不仅自己探索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下属集团还联手环保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等发展海洋环境监测。
其中,七一八研究所还带头研究催化剂(VOCs贵金属催化剂、脱氨催化剂、SCR脱硝催化剂、除乙烯催化剂)、吸附净化材料(活性炭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剂、特种气体吸附剂、吸氢银分子筛)、催化燃烧技术、脱硫脱硝技术等大气污染治理工艺,实力不容小觑。
中国移动中标2400万宝鸡市陈仓区购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服务项目的消息还在眼前,其深入环境监测服务领域的姿态一览无遗。
值得一说的是,目前另一个趋势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大型省级环保集团下水,联合央企抢滩环保板块。
例如江苏省环保集团、浙江省环保集团、辽宁省环保集团、陕西环保集团等,来势汹汹。
究竟,国企新力量的入局给环保市场带来的会是什么?
已经有机构预测,2020年环保产业营收总额有望超过2万亿。而长远来看,国企和央企的大规模进驻,可见的正向积极影响将逐步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