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即将实施,而“水资源配置”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正组织有关方面抓紧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和研究机构,就水资源配置等重大课题深入进行研究论证,为顶层设计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几个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水资源问题最为突出。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介绍,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6%,在全国七大江河中居第4位。人均水资源量905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381立方米,分别是全国人均、亩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在全国七大江河中分别占第4位和第5位。黄河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和17%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根本特性,是黄河复杂难治的根源,导致了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水生态损害等突出生态问题,决定着黄河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8月29日,在最高检举行的“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姚文广说。
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就高达73%,远超40%的“国际红线”,过度用水导致频繁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占下游河道长度的90%。
黄河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和17%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摄影/章轲
根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预测,在不考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提下,2020年、2030年黄河流域缺水量将达到75亿立方米和104亿立方米。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多年来,在黄河流域,农业用水占比相当大。以宁夏为例,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是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区之一,经济社会的发展依靠国家限量分配的黄河过境水。
但长期以来,宁夏的农业用水量一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挤占了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新的工业项目因为没有取水指标而无法立项。
而由于灌溉方式落后,各级渠系设施不配套,渠道老化失修,输水过程渗漏严重,水资源利用率还不到40%,不但造成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而且农牧民灌溉水费只增不减。
近年来,内蒙、宁夏等黄河流域省区采取水权转让的办法,通过调减农业用水量的办法,为工业用水创造空间。2005年,水权转让一期工程在内蒙古杭锦旗灌区开工建设,转让水量1.3亿立方米/年,为52个工业项目配置了用水指标。2017年,通过竣工验收的水权转让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实施的高效农业节水工程,年可转让水量9320万立方米,为25个工业项目配置了用水指标。
与此同时,农业“大水漫灌”改为“滴灌”等节水农业,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节省了电费等投入。有测算结果显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与传统浇地相比,一亩地节约水费、化肥、人工超出100元,户均增收2300多元。
在西北地区,农民们普遍延用大水漫灌式的浇田做法。摄影/章轲
2014年7月开始,水利部在宁夏、江西、湖北、内蒙古、河南、甘肃、广东等7个省区启动水权试点。目前,全国已建立了水权交易平台,探索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水权交易模式。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区域。”在最新一期《中国环境管理》上,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方兰撰文认为,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应创新流域水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农业水资源的市场化改革,合理界定流域水权,通过水权交易的形式进行自由交易,将水质和水生态纳入水资源管理,从而实现水量安全、水质安全、水生态安全。
今年9月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