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区污染控制成套技术,供应,水专项,水体治理与修复
技术简介/摘要
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缓冲带村落生活污水的生物生态耦合处理技术中厌氧池、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30h、1h;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为0.33m3/(m2•d)。“地下蓄水池+边坡漫流型人工湿地或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设计降雨强度重现期一年,地面集水时间15min。最佳运行参数为水力负荷为0.01 m3/(m2•d)、湿地填料为煤渣、坡度为100、运行间隔天数为3d。边坡漫流湿地的坡度范围为5o~10o。生态净化塘有效容积约500m3,能一次性容纳五年最大降雨重现期的15min初雨地表径流。对于打捞藻类腐解后再利用技术,2座打捞池的腐解藻类可灌溉经济林面积50亩。
一、基本原理
针对湖滨区内存在的典型污染源,如自然村落、高产蔬菜地、稻麦轮种田、废弃水产养殖场、和人工经济林或园林,采用污染净化型农业与生态净化再生利用技术为核心的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湖滨区村落多源污染生物生态耦合控制技术 、湖滨区高产蔬菜地流失氮磷的多级屏障拦截与逐次削减技术 、湖滨区高产蔬菜地流失氮磷梯级利用的水生蔬菜湿地技术 、湖滨区水产养殖污染零排放的污染控制技术 、湖滨区人工经济林与园林径流污染控制技术。以上技术的有机组合可以因地制宜地改造村落、农田排水沟,利用生态拦截沟自动收集村落、农田的高浓度暴雨初期地表径流进入各类处理单元,通过收集、拦截、储存、净化达到多级屏障拦截与逐次削减流失氮磷负荷的目的。
二、工艺设计
根据湖滨区主要的污染类型,将工艺布置分解为:湖滨区农村多源污染控制区-湖滨蔬菜种植污染控制区-湖滨区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区-湖滨区人工经济林与园林径流污染控制区。主要工艺构成图。
具体分解如下:
(1)湖滨区村落多源污染生物生态耦合控制技术;
(2)湖滨区高产蔬菜地流失氮磷的拦截与利用技术;
(3)湖滨区水产养殖污染零排放的污染控制技术;
(4)湖滨区人工经济林与园林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三、关键技术
初期暴雨高浓度地表径流收集处理技术
初期暴雨径流携带的农田面源污染是非雨期的5-20倍不等 ,因此控制初期暴雨径流污染是解决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环节;而初期暴雨径流与非暴雨径流的无选择性接纳是现存治理技术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技术首次突破了地表径流收集技术的无区分性弱点,设计了一套完备装置,可以自动选择搜集初期高浓度地表径流,而将非雨期极低浓度的来水自动溢流,大大节约了处理成本,减少能耗。本技术的特点是高效、低成本、低能耗、低维护,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该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在以下2个技术示范中:高产蔬菜地流失氮磷的梯级利用与生态拦截削减技术示范、稻麦轮种型农田流失氮磷梯级利用与生态拦截削减技术示范。该项关键技术已经申请发明专利2项:一种自动收集处理河网区村落初期雨水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01120295061.7;收集处理河网区村落初期雨水的装置和方法201110232761.6。
推广应用案例
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