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单位: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家职位:主任
专家职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擅长:高浊度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技术
李圭白简介
李圭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建设部科技委员会顾问,中国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等。他是我国最早研究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学者,在地下水除铁除锰领域,引入催化技术,大大提高效率,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接触催化除铁除锰新工艺,这种工艺不需要投加药剂,经济有效,特别适合我国国情,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国高浊度水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研究成功的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自动控制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他还参与水上一体化水厂的研究工作,使水厂建造工厂化取得了很大经济效益;研究开发成功的高锰酸盐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流动电流混凝控制技术等,都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近年来,提出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概念,倡导将超滤膜用于城市水厂等,推动了我国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发明奖二等2项、三等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三等1项,以及省、部级奖十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写出学术专著六部,参编教材三部,多年来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名,为发展我国给水排水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圭白——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
1931年9月25日,即“九一八事变”后一周,我出生于沈阳,这正是中国人民苦难的开始。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随父母不断“逃难”。1936年,我在南京上小学;“七七事变”后又从南京逃到原籍河南;河南沦陷,再逃至陕南汉中。当时日机经常轰炸汉中,我亲眼目睹中国同胞被炸死炸伤的惨状。我家就落下过一枚炸弹,住房被毁。面对国破家亡,心中升起对日本侵略者的无限仇恨。1943年,我12岁小学毕业,毅然考入设于四川灌县的空军幼年学校,校址位于城郊的蒲阳镇,那里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该校为公费,学习和生活条件在当时是比较好的,但离我家遥远,我家境又贫寒没有路费,只身入川竟一去五年没能回家,当然这也培养了我的独立生活能力。我第一次回家已是17岁的高二学生了,那时我家已迁至川北的广元。从成都到广元,现在乘火车只要五个多小时,但那时乘汽车竟走了七天,领略了一番“蜀道难”的景观。
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1949年。当时四川面临解放,空军幼年学校也于这年夏季迁往台湾,这时我正好高中毕业。初中是我很贪玩,到高中才开了点“窍”,开始知道读书用功了,学习成绩也好起来,特别是我眼睛近视了,已不能学飞行,便决定考大学,所以迁校时没去台湾。但苦恼的是家庭无力供我上大学,为了生计只好在亲戚开的小药铺里当店员,每月工资两个银元,前途渺茫。1949年12月14日,广元被解放,对我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失学青年,这的的确确是一次真正的解放,使我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1950年夏,我辗转到了北京,在学习苏联的气氛下,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我选择土木类专业,是因为我父亲是一个土木工程师。1952年,来了苏联专家,我被分配去学新成立的给水排水专业,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1955年,我毕业留校任教;1959年,哈工大土木系分出组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为哈尔滨建筑大学),我在其中一直工作到现在。
我年少时代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天文和生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养狗养蚕,种菜种花都干过,直到现在仍有此业余爱好。学给水排水专业以后,对提出的科技问题,始终有很强的探索愿望,为此倾注了很大热情。有幸的是,我一毕业就被分配搞给水处理,以后的发展表明,水质和水处理是给水排水学科中发展最迅速的部分,特别是环境问题的提出,水质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就为我的探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
80年代以前,我的科研方向主要是地下水除铁除锰、高浊度水的处理、水的过滤技术等。8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提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开始进行饮用水除污染、水的凝聚和助凝、凝聚和絮凝过程控制等的研究。我在选题上,充分注意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只有社会的需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我在科研过程中,不仅力求站到科技发展的前沿,研究和开发最新技术,并且还特别注意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按照这样的技术路线,研究和开发得到的成果,就既有先进性,又具有中国特色,也得到我国用户欢迎。在获得科研成果以后,我在成果推广和转化生产力方面都做了很大努力,并取得显著成绩,80年代以前的成果主要以新技术形势在全国推广,80年代以后的成果主要以新产品形式推广。
例如,在地下水除铁除锰领域,由于引入了催化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从而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接触催化除铁除锰新工艺,这种工艺不需投加药剂,经济有效,特别适合我国国情,所以几十年内就迅速推广到全国80%以上的水厂,成为我国有代表性的一项工艺,并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饮用水除污染领域,国外普遍采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联用的方法,但由于价格昂贵,难于在我国推广。我发现高锰酸钾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特别是去除水中致突变物质也非常有效,从而开发出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新工艺。这种工艺只需向水中投加少量高锰酸钾,不需增设大型设备,不需改变净化处理流程,经济有效,简便易行,为我国进行饮用水除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该成果基础上,现已研制出整套系列产品,正在我国推广。
凝聚和絮凝是水处理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但它又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影响因素众多而难于自动控制,成为长期困扰工程技术界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是采用多因子检测、建立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控制方法,但由于参数多,投资大,精度和可靠性低而未获普遍推广。80年代末国际上出现的流动电流控制法,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它只需检测一个因子——流动电流,就能实现精确控制。我领导的课题组及时抓住这个前沿课题开展研究,并于1991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流动电流检测仪,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我了解到国际上有一种颗粒在线连续检测技术,将这项技术引入凝聚和絮凝控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絮凝粒子检测单因子控制法,属发明成果。流动电流控制法一般只适宜用于给水处理,而絮凝粒子检测法则可适用于一切给水、污水和工业废水水处理工程。在这两项成果基础上,已研制出成套系列产品,并在市场竞争中已取得对进口产品的优势,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水在国民经济和环境中的地位已愈来愈重要。有人说,20世纪人们为石油而战,21世纪将为水而战。面向21世纪,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给水排水已从一项基础设施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产业——水工业。我作为这个新兴的水工业的一名参与者,深感任重而道远,尚需继续努力。
生平大事记
1931年9月25日生于沈阳。
父李兰谷,河南偃师市人。
母陈淑敏,浙江宁波市人。
共有兄弟姐妹五人。
1936年,在南京市上小学一年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由南京逃难回河南偃师,住在大口镇五小村(原籍)。
1938年,在河南偃师上小学二年级。
1939年,河南偃师沦陷,继续逃难至陕西省汉中市,同年上小学三年级。
1943年,小学毕业,考入位于四川省灌县(现都江堰市)的空军幼年学校(中学),只身入川,为第四期学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1946年,初中毕业。
1948年暑期,第一次回家(那时家已搬至四川广元)探望母亲及兄妹。
1949年春,空军幼年学校迁校至四川成都市。
1949年夏,空军幼年学校迁往台湾,我不愿去台,便回四川广元,因迫于生计,在一个亲戚开的药店里当店员。
1949年12月14日,四川广元解放。
1950年去河南郑州。
1950年6月去北京参加高考,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
1950年9月去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俄语)。
1951年9月结束预科学习,升入本科土木水暖专业。
1952年,苏联专家来校,成立给水排水专业,原水暖专业学生分别分入给水排水专业和采暖通风专业,我被分配到给水排水专业学习。
1953年,开办给水排水专业研究生班,我被调入研究生班学习。
1955年,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夏第一次回郑州探亲。
1957年,与杜魁元女士结婚。
1957年,赴河北唐山铁道学院任苏联专家翻译,同年兄病逝。
1958年,赴同济大学跟苏联专家学习副博士论文工作,同济大学杨钦教授做我的中国导师。
1958年夏,赴河南郑州市黄河水利委员会泥沙研究所进行高浊度水沉淀试验研究工作(副博士论文工作)。
1959年春,因教育革命需要,结束副博士论文工作,返回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分出成立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1960年,长子李虹出生。
1962年,晋升为讲师。
1963年,次子李星出生。
1963年,赴兰州进行黄河高浊度水生产试验3个月。
1966年,带学生赴大庆进行毕业实习,期间文化大革命爆发。
1969年,去大庆劳动接受个人阶级再教育。
1970年5月,全家去黑龙江省呼兰县孟家公社富裕大队榆树屯插队落户,同年在农村过了一个春节。
1972年,结束插队落户生活,返城返校。
1973年,开始教学工作。
1976年,带学生赴辽宁丹东市进行丹东市新水厂设计,我任总工程师,同年毛主席逝世,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年,恢复高考,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7年,长子李虹考上浙江大学,赴杭州上学。同年,晋升为副教授,并出版专著《地下水除铁》(作者署名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教研室)。
以接触氧化除铁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大会奖。
1981年,次子李星考上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1982年,晋升为教授。
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1984年,以船上一体化水厂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1985年,以地下水曝气接触氧化除锰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6年,赴美国高校访问3周。
1988年,赴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989年,赴西安外国语学院进修一学期。
1989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高访半年,期间赴法国巴黎访问2周。
1989年,出版专著《地下水除铁除锰》。
1990年,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家科技部联合授予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2年,赴乌克兰基辅参加学术会议,并顺访俄彼得堡和莫斯科。
1995年,以高锰酸钾助凝及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动控制科研成果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以高浊度水透光脉动絮凝投药控制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
2001年,学生为我举行七十岁祝寿宴会,并出版论文集。
2002年,以高锰酸盐复合剂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学生为我从教五十周年举行学术报告会。
2006年,出版专著《锰化合物净水技术》。
2009年,筹办国际水协国际污泥会议,任大会主席。
2010年,筹办大型超滤水厂技术交流会,任大会主席。
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的污染,已使万物之灵--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饮用安全卫生的水,是每一个人保持生命健康的需要和渴望。水在国民经济和生存环境中越来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水,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热点。
李圭白长期从事给水排水和水处理的科学研究,其研究范围涵盖了给水处理的许多领域,特别是地下水除铁除锰、水的曝气、高浊度水处理、水的沉淀、水的过滤、饮用水除污染、除藻、除臭、除味、新型水处理药剂、水处理混凝自动控制等领域,其中有的领域他是最早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之一。他有许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推广应用,不仅获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使我国多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水处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31年9月25日,即日军悍然发动"九 o 一八事变"后的一周,李圭白出生在沈阳,这正是中国人民苦难的开始。随着日军的侵略,李圭白跟着父母不断逃难,历尽艰辛。1936年他在南京上小学;"七 o 七事变"后又从南京逃到原籍河南;河南沦陷,再逃至陕南汉中。当时疯狂的日机经常轰炸汉中,幼年的李圭白亲眼目睹了中国同胞被炸死的惨状。一次,他家的住房也被一枚炸弹炸毁。面对国破家亡,李圭白心中升起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振兴祖国的强烈愿望。1943年,12岁的李圭白小学毕业,毅然考入设于四川灌县的空军幼年学校。校址位于城郊的蒲阳镇,那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该校为公费,学习和生活条件在当时是比较好的,但由于离家遥远,家境贫寒没有路费,少年的李圭白只身入川竟一去5年没有回家,艰苦而无助的生活培养了他顽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他第一次回家已是17岁的高二学生了。那时他家已迁至川北的广元。从成都到广元,乘汽车竟走了7天,李圭白真正领略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949年,李圭白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当时四川面临解放,空军幼年学校也于这年夏季迁往台湾,这时他正好高中毕业。初中时他很贪玩,到高中开始真正用功读书,学习成绩也好起来,可是眼睛近视了,已不能学飞行,便决定考大学,所以迁校时没去台湾。李圭白因为家庭无力供他上大学,为了生计只好在亲戚开的小药铺里当店员,每月工资两个银元,前途渺茫。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2月14日,广元解放,这对正处于社会底层的失学青年李圭白来说,的的确确是一次真正的解放。李圭白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1950年夏,李圭白辗转到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在当时学习苏联的气氛下,他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他选择土木系专业,是因为父亲是一个土木工程师。1952年,来了苏联专家,李圭白被分配去学习新成立的给水排水专业,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1955年,李圭白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分出组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后为哈尔滨建筑大学),2000年又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他在其中一直工作到现在。
李圭白少年时代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天文和生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养狗养蚕、种菜种花都干过。学给水排水专业后,他倾注了全部热情,对于给水排水专业提出的种种科技问题始终有强烈的探索愿望。李圭白非常庆幸自己一毕业就被分配搞水处理。以后的发展表明,水质和水处理是给水排水学科中发展最迅速的部分,特别是环境问题的提出,水质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就为他的探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前,李圭白的科研方向主要是地下水除铁除锰、高浊度水处理、水的过滤技术等。8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提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李圭白开始进行饮用水除污染、水的凝聚和助凝、凝聚和絮凝过程控制等的研究。李圭白在选题上,充分注意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只有社会的需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他在科研过程中,不仅力求站到科技发展的前沿,研究和开发最新技术,并且还特别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依照这样的技术路线,研究和开发得到的成果,就既有先进性,又具有中国特色,才会得到我国用户的欢迎。在获得科研成果以后,李圭白在成果推广和转化生产力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地下水除铁除锰领域,李圭白大胆引入了催化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从而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接触催化除铁除锰新工艺。这种工艺不需要投加药剂,经济有效,特别适合我国国情,所以十几年内就迅速推广到全国80%以上的水厂,成为我国有代表性的一项工艺,并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饮用水除污染领域,国外普遍采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联用的方法,但由于价格昂贵,难以在我国推广。李圭白通过反复的论证和多次的试验,发现高锰酸钾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特别是去除水中致突变物质也非常有效,从而开发出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除微污染新工艺。这种工艺只需要向水中投加少量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不需增设大型设备,不需改变净化处理流程,经济有效,简便易行,为我国进行饮用水除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该成果基础上,李圭白又开发出成套系列产品,正在我国推广,深受用户欢迎。
凝聚和絮凝是水处理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但它又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影响因素众多而难于自动控制,成为长期困扰工程技术界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是采用多因子检测、建立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控制法,但由于参数多,投资大,精确度和可靠性低而未获普遍推广。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出现的流动电流控制法,是一次重大突破,它只需检测一个因子--流动电流,就能实现精确控制。李圭白领导的课题组及时抓住了这个前沿课题开展研究,并于1991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流动电流检测仪,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李圭白了解到国际上有一种颗粒在线检测技术,就将这项技术引入凝聚和絮凝控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絮凝粒子检测单因子控制法,这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成果。流动电流控制法一般只适宜用于给水处理,而絮凝粒子检测控制法则可适用于一切给水、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在这两项成果基础上,形成系列产品,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给水排水和水处理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李圭白经半个世纪,契而不舍,注重实践,勇于开拓,从事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他用实验检验理论,修正理论,不断创新,在水处理领域提出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建立学术体系,著书立说,为给水排水和水处理技术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的科研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次(1984、2002)、三等奖1次(1996)、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1985)、三等奖1次(1995),以及省部级奖多次。发表学术专著《地下水除铁除锰》等4部,学术论文近200篇。
李圭白治学严谨、涉猎广泛、思想敏锐、崇尚自然,不仅学术、事业有成,而且他在育人上授业解惑、为人师表,在人品上虚怀若谷、淡薄名利,学术上孜孜探索、一丝不苟,做事上务实敬业、踏踏实实。对待学生平易近人,言传身教,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相长。李圭白执教48年来培养了数千名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优秀人才,数十名博士和硕士,人才济济,桃李满天下,有些学生已成为教授,学者和著名的专家。
鉴于李圭白在我国给水排水和水处理技术进步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曾于1983年和1986年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于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5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1世纪人类将为水而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近古稀的李老壮心不已,勾画着我国21世纪水工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发展21世纪的水工业,任重而道远。
简 历
1931年9月25日生于沈阳。籍贯河南偃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1950-1951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1951-1953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研究班毕业,1953-1955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助教,1955-1959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助教,1959-1962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1962-197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1978-1982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大学)教授,1982-2000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2000-至今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
唐山铁道学院进修兼苏联专家翻译,1957
同济大学副博士论文工作(导师:(苏)阿甫切卡列夫,(中)杨钦教授),1958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高访,1989-1990
结婚,爱人杜魁元,1957
长子李虹,1960
次子李星,1963
社会兼职
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1994-至今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副理事长,1998-200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2002-至今
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97-2001
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2001-至今
黑龙江省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1997-至今
哈尔滨市专家顾问委员会特邀委员,1995-至今
《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会委员,1986-至今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会委员,1985-至今
中国水网
2018(首届)邯郸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2018(首届)邯郸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2018(首届)邯郸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2018(首届)邯郸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2018(首届)邯郸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2018(首届)邯郸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水专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E-mail:zry@e20.com.cn
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25号楼,邮编100195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水体污染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版权所有
设计支持E20环境平台创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