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重污染行业水污染控制
项目简介:
在常熟市长江之滨、望虞河畔,有这样一片人工湿地,水流清澈,鱼儿摆尾,野鸭畅游,芦苇摇曳。这就是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园区化乡镇工业废水富营养污染物深度削减及资源化成套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2012ZX07101-003)的六大示范工程之一——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的生态湿地处理中心,它是国内唯一以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为处理对象,并实现化工园区尾水资源化循环利用的人工湿地。
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处理中心占地60000平方米,每天可处理4000吨工业尾水,不但出水水质指标从一级A标准提升到了地表水Ⅳ类水标准,更是实现了尾水的循环利用。
污水处理厂尾水明明已经达到一级A标准,为什么还要进行二次处理?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工蒋永伟解释道: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原排放望虞河,望虞河是太湖主要入湖河道,其水质对于太湖水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尾水尽管达标排放,但只相当于地表水劣Ⅴ类标准,对其进行二次处理,对于保护长江、望虞河和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以及保护下游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都有着重要作用。
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大水专项的《园区化乡镇工业废水富营养污染物深度削减及资源化成套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2012ZX07101-003),围绕进一步削减工业污染负荷,实现太湖水环境减负、修复目标,研发关键技术,从前端防治、过程控制、末端处理、长效管理等环节系统优化技术方案,提升太湖流域工业废水治理水平。
该课题针对化工、印染等行业废水难降解、有机氮磷污染物处理难度大、达标不稳定等问题,重点研发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氮磷污染物和减缓膜污染的关键技术,致力于解决园区化乡镇工业废水的安全排放和低碳运行。
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中心首次应用“单元湿地”概念,通过优化组合不同的“单元”湿地模块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外观上看就像一把由方格拼成的扇子,调节池、垂直流滤床、生态塘、表面流、饱和流滤床点缀其中,经过4天时间,处理后的尾水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0%、85%和70%。净化后的水最终流入工业水厂,并回用至园区企业。
中心还设有配套的监测中心,可对生态湿地处理系统4个点位进行在线监测,中心下设实验室,可开展比对监测。与此同时,常熟市环保局还会对处理中心出水进行随机检测。据介绍,处理中心运行三年多以来,出水始终能够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经营/管理/服务模式:
这套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其自身的“生态化”。
1. 生态化特色之一
节约能源。生态湿地系统从进水点到出水点有6米落差,充分利用水的自然流动,减少对动力的需求,从而节约了电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据了解,该系统运行费用仅需约0.1-0.3元/吨,整个中心也只需要6名工作人员,可谓高效、低费、长效、管理简便。
2 .生态化特色之二
减少药剂。系统根据不同环节的处理需求,采用德国先进的人工湿地技术,选择适合的植物和滤料层,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以及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的滤料层的过滤作用,运用物理、微生物等手段去除污染物,处理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
3. 生态化特色之三
自行发电。在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处理中心一角,设有太阳能电站,安装了4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冬季完全可以实现中心照明、动力用电的自给自足,夏天发电量高时可以并网发电,降低了中心运营费用。
4. 生态化特色之四
循环利用。净化后的水从收集管道进入园区工业水厂,全部实现回用。也就是说,每天可以为园区节省4000吨工业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
5. 生态化特色之五
生物多样性。除了上面这些,这片生态湿地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过去谈到化工园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可是自从这个生态湿地系统建成运行之后,大量的野鸭、野鸟、黄鼠狼等在这里出现,工作人员经常在浮岛上发现鸟蛋。可以说,这6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带来了园区小气候的改变,吸引了野生动物的到来。
现在,这片人工湿地成为当地著名的环境宣传教育场所,每年都有大批大、中学生来此参观学习,还被列为2014年“国际水协第14届水污染控制湿地系统国际会议”和2016年“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参观现场,受到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60余位外国专家和30余位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治理效果:
1.将高盐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处理稳定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回到自然水体。
2.还取得了教育培训、政府资助、生物多样性等多功能性。
(德华公司完成项目规划、施工图、施工、运营、科研全过程。)
经济合理性:
水专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E-mail:zry@e20.com.cn
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25号楼,邮编100195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水体污染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版权所有
设计支持E20环境平台创意中心